5月18日,北京疾控公布2023年第19周疫情周报,2023年第18周(2023年5月8日至2023年5月14日)全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6种18081例,报告病例数位居前两位的依次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流行性感冒。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报告病例数已连续3周居北京市法定传染病首位。
“最近接诊的发热病人,较上个月有所增加,但大部分是轻症。”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陈明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虽然新冠新毒株的免疫逃逸能力变强,但致病力已大大减弱,“大家对‘二阳’不需要过度担忧,但也不意味忽视,65岁以上患有慢性病的老人、有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还是要做好防护。”
陈明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提醒,就目前的临床情况来看,二阳后的主要症状是发热、恶寒、咽痛、全身酸痛、咽痒、咳嗽,并未出现新的症状,“‘二阳’相较于‘一阳’发热时间变短,转阴时间也较短。”
“‘二阳’后不建议立刻恢复运动,大病之后必体虚,如果过早锻炼,不会增加免疫力,反倒是有损免疫力,这时候其实应该保持休息,这样对免疫的功能提升是有好处的。”陈明说。(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延伸阅读:
哪些人要特别注意防护?
A:从全球新冠病毒感染和疫情波浪式流行的规律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我国部分人群免疫保护水平的降低,近期部分地区疫情开始出现缓慢的上升,感染者主要集中在三类人群:
1、未被感染人群;
2、免疫水平已经下降的人群;
3、存在免疫缺陷人群。
这类人群一旦出现感冒、发热症状,应及时筛查,确定感染新冠病毒后要第一时间就医。早期进行抗病毒治疗、及时氧疗,对于降低重症风险十分重要。
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A:日常需坚持保持手卫生、勤通风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坚持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少到人多聚集的地方,保持空气通畅;加强身体锻炼,加强营养,增强自身的免疫力,有助于减少传播风险、防治各类传染病。
加强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时,及时就诊。(来源中国新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