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高峰过去,近日,多家媒体报道多地医院儿科门诊呼吸道感染的孩子又多起来。在社交媒体上,也有不少家长分享孩子近期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过程,感叹这个病毒来势汹汹,让人忐忑不安。
最近,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下简称RSV))感染处于高峰。目前因咳嗽、喘息住院的患儿中,在浙大儿院占据首位的就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这些孩子一般都因为持续发热、咳喘明显而住院。据悉,目前呼吸内科病房里住着三十多位因为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导致毛细支气管炎、肺炎的患儿。
浙大儿院呼吸内科主任唐兰芳表示:“若近期4-5岁以下孩子出现发热、咳嗽、喘息等症状,需警惕RSV(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她同时提醒:以往感染RSV的主要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而这次不少4-5岁儿童也感染了。因此,如果是读幼儿园及以下的孩子出现发热、喘息、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状,要警惕RSV感染。(来源:浙大儿院、都市快报)
江苏疾控发文提醒:为什么需要警惕HRSV?如何做好预防?
HRSV感染患儿大多数症状会在1-2周内自行消失,少部分可以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喘息,极少部分进一步加重出现呼吸急促和喂养困难等,严重者可发展为呼吸衰竭。
在传播途径方面,有症状的HRSV感染者和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都可传播病毒,通常可通过以下途径传播:一是接触传播,如鼻咽黏膜或眼黏膜接触到含病毒的分泌物或污染物;二是近距离接触患者咳嗽或打喷嚏等。(来源江苏疾控)
延伸阅读:
什么是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简称RSV)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全球的呼吸道病毒,主要感染人类和灵长类动物的呼吸道上皮细胞,引起呼吸道疾病。RSV是儿童和老年人最容易感染的病毒之一,尤其在婴儿和幼儿中感染率最高,是引起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支气管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RSV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呼吸等行为均可使病毒释放到环境中,其他人吸入病毒后易感染上RSV。RSV的感染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包括喉咙疼痛、咳嗽、打喷嚏、流鼻涕、发热、头痛、乏力等,但可能会更加严重,导致婴儿和幼儿发生呼吸窘迫和肺炎。
目前,尚没有RSV特异性疫苗或治疗方法,主要通过预防措施来降低感染的风险。例如,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尤其是在RSV高发季节(秋季至冬季)和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需要注意防范。对于婴儿和幼儿等易感人群,应尽早接种预防性的RSV人免疫球蛋白,或者在感染初期采取抗病毒治疗以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