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民主共和国(简称刚果(金))政府于8日宣布爆发埃博拉出血热,此病毒为一种致命病毒,会导致严重出血和器官衰竭等不适症状。
刚果(金)政府在西北部比科罗(Bikoro)确诊了早期两例病例的十个月后发出此声明。据刚果(金)卫生部称,从比科罗的疑似病例中抽取了5份样本送至金沙萨国家生物研究所。在5份样本中,有两份样本对埃博拉病毒呈阳性反应。但这些患者中均无人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在对多名疑似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测后,确认了其中两例为确诊病例。随后世卫组织发表了疫情声明。
世界卫生组织的彼得·萨拉玛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抵达比科罗镇,与刚果政府一同努力处理疫情。大家一同努力,相互协调,及早应对,对遏制这种致命疾病至关重要。” 国际卫生组织表示已经从紧急基金中拨出了100万美元(约合635万元人民币),并派遣了50多名专家前往刚果(金),与当地官员相互配合以遏制疫情。
这是刚果(金)第9次出现埃博拉疫情。该病毒是以埃博拉河命名的,刚果(金)首次出现埃博拉疫情是在1976年(当时被称为扎伊尔)。
什么是埃博拉出血热
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
埃博拉如何传播
各种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普遍易感,经肠道、非胃肠道或鼻内途径均可造成感染,感染后2~5天出现高热,6~9天死亡。发病后1~4天直至死亡,血液都含有病毒。豚鼠、仓鼠、乳鼠较为敏感,腹腔、静脉、皮内或鼻内途径接种均可引起感染。成年小鼠和鸡胚不敏感。人群普遍易感,无论其年龄和性别。高危人群包括埃博拉出血热病人、感染动物密切接触的人员如医务人员、检验人员、在埃博拉流行现场的工作人员等。
病毒可透过与患者体液直接接触,或与患者皮肤、黏膜等接触而传染。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至10天。
埃博拉的预防方法
1.控制传播
控制“埃博拉”的扩散,首先要密切注意世界埃博拉病毒疫情动态,加强国境检疫,暂停进口猴子主要限制来自疫区的猴子,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现除灵长类动物以外的其他动物是埃博拉病毒的宿主。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应隔离观察。一旦确诊应及时报告卫生部门,对病人进行最严格的隔离,即使用带有空气滤过装置的隔离设备。医护人员、实验人员穿好隔离服,可能时需穿太空服进行检验操作,以防意外。对与病人密切接触者,也应进行密切观察。
2.辅助性治疗
治疗首先是辅助性的,包括使病毒入侵最小化,平衡电解质,修复损失的血小板以便防止出血,保持血液中氧元素含量,以及对并发症的治疗。排除个别病例,埃博拉康复者的血清在治疗疾病中并没有什么作用。干扰素对埃博拉也是无效的。在猴子试验中,凝固干扰素似乎能起一些作用,使原本100%必死的感染猴中存活下33%。USAMRIID的科学家宣称,4只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猕猴中有3只康复。对埃博拉病毒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些抗病毒药如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无效,主要是支持和对症治疗,包括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控制出血;肾衰竭时进行透析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