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晚,苏州湖东派出所接到了来自辖区某儿童医院的报警,称一个十个月大的女婴在接受治疗时被发现体内含有毒品成分。追查下来,竟是孩子祖母偏信民间偏方,给孩子喂食了罂粟籽油。
婴儿体内查出海洛因,医院立刻报警
2016年2月23日凌晨1点20分左右,一位年轻的爸爸抱着一个女婴进了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急诊室。当时,他们的身后还跟着一位中年妇女,经护士询问,确定是女婴的祖母,姓黄,平时女婴就是由黄女士负责照顾的。
据当时急诊室的值班医生柏振江回忆,女婴来的时候正处于嗜睡状态,神志不清,情况非常不乐观。于是,急诊室立即紧张起来,医生们立即将女婴送往重症监护室进行抢救。幸运的是,经过吸氧、心电监护等一系列抢救措施后,女婴已基本脱离生命危险。
女婴恢复正常后,原本该放松下来的医生却陷入了更大的震惊之中,因为根据种种迹象显示,导致该女婴陷入昏迷的初步原因竟是服用了毒品海洛因。医生们对发现女婴体内含有毒品的这一结论都大为震惊,虽然海洛因中的吗啡具有镇痛作用,但如果服用过量的海洛因很可能会要了孩子的命。难道有人想要了孩子的命?于是,医院医生立刻拨打了110报警。
10个月大婴儿怎么会服毒品?
孙女咳嗽不止,奶奶想到“罂粟籽”偏方
十个月大的女婴竟然服用毒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3月1日下午,扬子晚报记者来到苏州市公安局园区分局湖东派出所了解情况。据了解,该名女婴出生于2015年4月28日,随在昆山打工的父母和祖母居住在一起,平日里由祖母黄女士在家照顾看管。
就在送医院的两天前,女婴因着凉稍有咳嗽,黄女士觉得去医院又费钱还得排很久的队,儿子媳妇还要上班,去趟医院太过麻烦,所以,黄女士一直没有带女婴去医院。但是,女婴还是咳嗽不止,黄女士心里着急,便听信老家安徽一带老年人中传下的偏方:取出一粒从安徽带来的绿豆大小的罂粟籽,从中熬出油再给孩子灌下。
孩子陷入昏迷,奶奶送她抢救哭肿了眼
本以为孩子会逐渐康复,谁料咳嗽竟更加严重,孩子的小脸蛋涨得通红并处于昏迷状态,呼之不应,她这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随即,便和孩子父亲王先生连夜带着孩子来到儿童医院进行抢救。
当时,身处重症监护室外的黄女士自责不已,早已哭肿了眼睛。她说她只是在老家听别人说这样的“民间偏方”很有用,谁知道差点酿成了大祸。值得庆幸的是,经过医生检查判断,孩子目前并无大碍,生命体征平稳正常,已于2月28日健康出院了。
民警说法:罂粟籽数量较少 尚不构成犯罪
家中私藏罂粟籽,还差点闹出了人命,对此,警方表示,考虑到罂粟籽也是一种药材,在家中存放少量不构成犯罪,因此并没有没收剩余的罂粟籽。但是,民警已对女婴的家人进行了深刻的批评和教育。
医生提醒:有人让孩子吃鱼胆 民间偏方别轻信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柏振江告诉记者,像这样相信民间偏方的案例还有不少,比如让孩子食用鱼胆,但鱼胆对孩子的心肝肾等内脏具有一定的损害,严重的可导致慢性肾功能障碍;还有家长偏信白果好处多,结果导致孩子中毒抽筋昏迷等等。
柏医生说:“民间偏方的治疗手段有待于验证。作为家长,最好能够以相信科学为重,生病时还是要及时就医。”
这些育儿偏方不可信
一、半夜哭醒要收惊
前辈说教:宝宝平时睡眠都挺好的,只是近来半夜经常啼哭,怎么哄都不行。婆婆说孩子在外面受到了惊吓,一定要收惊才能改善。
小编解释:
收惊的说法很迷信,只有老一辈的人才会认为宝宝半夜哭醒是撞到了邪恶的东西。但其实睡中啼哭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主要见于小婴儿,多数在睡着2-3小时后就哭起来,哭时两眼紧闭,泪流满面,面色多无改变,给吃不张口,哭闹短则十几分钟,长则半小时以上,有的孩子几乎每天夜间都哭,白天却玩耍如常。
夜间哭闹时,家长有时将其急送医院,孩子到医院后眼睛睁开了,对周围环境发生兴趣,不哭了,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有的孩子哭了一阵躺下又睡着了,有的打几下屁股,醒了也就不哭了。这种情况往往让全家人不知所措,这个抱不行,那个抱也不行,全家人不知该怎么办。
一般睡中啼哭的原因有很多,每个孩子的原因也是不同,但常见的原因有下面几个方面:
1、做噩梦;2、室温太高或被窝太热,口渴想喝水;3、憋尿或大便前腹痛;4、肠痉挛引起的腹痛;5、下半夜哭闹可能由于皖虫引起肛门周围或会阴部瘙痒;6、晚上未吃饭。因饥饿引起哭闹;7、熟睡刚醒,因周围一片漆黑而害伯。
二、黄连水解胎毒
前辈说教:宝宝一生下来皮肤就发红,脸上和身上都红,过了一个星期也不见改善。婆婆说琪琪有胎毒,要我去中药铺配黄连水给孩子吃。
小编解释:
一旦新生儿出现脸色潮红、皮肤差等情况,老一辈的人多会认为是胎火、胎毒所致,通常会配黄连水给孩子吃。其实,正常的新生儿皮肤本来就是皱巴巴的,颜色也比较红润,而且会在一两个月内出现脱皮、掉屑,这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古代医书中常以“胎热”来形容新生儿的一些症状,其中除了新生儿的正常生理反应外,当时卫生条件不佳、坐月子期间房屋紧闭、通风不良、新生儿包裹紧密等也都是重要原因。
虽然黄连是大寒大苦的药材,具有抗菌、杀菌的功效,可作为清热解毒的药,但并没有特别说明能够解“胎热”。况且新生儿消化系统仍未发育完全,贸然用苦寒之药,对肠胃会有不良影响。建议以“甘草”替代黄连,因为甘草味道甘甜且具有解毒的功能,同时也可做为补养药材,有助提高免疫力。不过“甘令人满”,对于有胃肠胀气的孩子来说,甘草就不太适用了。
三、胀气时涂清凉油
前辈说教:宝宝的肚子大,一定是胀气所致。有带孩子经验的人都说在宝宝肚脐周围涂抹清凉油,这样就能消除胀气。
小编解释:
宝宝肚子大,除了是患有胀气只外,还有以下几个原因:
1、宝宝在腹肌没有足够实力肩负的情形下,腹部会因此显得较量突出,特殊是宝宝被抱着的时间,腹部会显得突突下垂。此外,宝宝身体前后是呈圆形的,不像大人那样略呈扁平状,这也是让肚子看起来胀鼓鼓的缘故之一。
2、消化不良及便秘使肠道因粪便群集,促使产气的坏菌增生,或牛奶卵白过敏、乳糖不耐、肠炎等引起消化、吸收不良,易发生大量的气体。
3、腹腔内器官肿大或长了肿瘤,如肝脾肿大、肝硬化等,腹腔内的器官和组织都有可能长肿瘤,而肿瘤越长越大就会引起腹胀。
4、婴幼儿的肠壅闭,严重的完全壅闭,多在出生后不久就会因症状显着而被发现。但如果只是不完全的壅闭,也有可能拖良久后仍被遗漏。例如先天性巨肠症,是由于胚胎发育期肠道神经节由上往下发育不完全而阻止,造成大肠最后无法放松,使得上方正常的大肠胀得很大。症状除了宝宝有显着的腹胀外,通常也会有胎便延迟解出或便秘的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