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专家提醒,早发现、早作规范合理的治疗,是提高甲状腺癌预后的重要保证。但提到治疗,很多患者及家属常陷入困惑:甲状腺全切除后,除了补充甲状腺素外,有人选择做碘131治疗,也有人认为只要病灶切除够彻底就不必多此一举,以免增加放射性危害。对此,专家认为,术后是否接受碘131治疗,应考虑病灶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包膜侵犯以及周边组织的侵袭情况、病理类型、手术的规范程度等多种因素,不能一概而论。
纠结
甲状腺癌切除后
做不做碘131治疗?
才30岁的阿慧去年12月中旬发现左叶甲状腺癌病灶,进一步排查,发现病灶已向双侧淋巴结转移。当月,阿慧接受了手术治疗,将双侧甲状腺全部切除,并做了淋巴结清扫和峡部切除。
术后,病理诊断显示阿慧患的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在与其他病友交流中,她了解到不少人在甲癌术后两三个月内接受碘131治疗,一方面防复发,另一方面进一步清除术后残余的癌灶。但也有说法认为碘131治疗有放射性危害,只要病灶切得彻底,根本无需多此一举。帮阿慧做手术的医生则告诉她,术中已经帮她把病灶都切干净了,除了常规补充甲状腺素,无需做碘131治疗。
“我年纪不小了,想尽快要孩子,希望不再有意外发生。”阿慧很纠结:这碘131治疗到底该不该做?
解读
病灶超1厘米且转移
建议接受碘131治疗
“说到甲状腺癌的治疗,得先从其病理分型讲起。”珠江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欧阳伟称,根据病理结果,甲状腺癌分为分化型、未分化型和髓样型。其中,分化型占了九成左右,预后较好;而未分化型预后较差,髓样型的预后则介于前二者之间。“分化型甲癌是目前世界上少数几种可能完全治愈的癌症,只要尽早发现并做合理规范的治疗。”欧阳伟介绍,分化型甲状腺癌又可分为乳头状、滤泡状和二者混合三类,其中乳头状癌占80%以上。
临床上,有些外科医生认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后10年生存率很高,对碘131的放射性危害又有顾虑,因此认为只要手术切除得够干净,术后除了补充甲状腺素之外,无需做此类后续治疗。对此,欧阳伟认为,术后是否接受碘131治疗,并不只是甲状腺组织是否切除干净的问题,而应综合考虑术中病灶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包膜侵犯以及周边组织的侵袭情况、病理类型、手术的规范程度等多种因素。根据最新中国甲状腺癌诊疗指南,对于原发病灶超过1厘米且出现淋巴转移或甲状腺外侵犯的患者,还是建议做碘131治疗。最新的研究表明,即使甲状腺癌术后低危病人也应用碘131治疗,这样至少有利于以后的随访,只是使用剂量较小而已(控制在30~50mci)。
治疗
术后3~6周做碘131治疗为佳
“131碘又称放射碘,它是一种水溶液,能聚集在甲状腺癌病灶中,发射出β射线杀死残余病灶。”欧阳伟解释说,用碘131治疗好比“涸泽而渔”,将手术未能发现未完全清除、仍可能残余在体内的微小癌灶尽量清除干净,对于防止癌灶复发,确实有重要意义。因此,对于有碘131治疗适应证的病人,不建议推迟治疗时间,以免导致病情复发或加重。
至于治疗的时机,欧阳伟建议最好在术后3~6周为佳。在接受此类治疗之前,应禁碘4周,并停服甲状腺素片3~4周,让促甲状腺激素达到30以上,以利于碘131摄取。如要在术后超过三个月再进行碘131治疗,应在术后尽快使用甲状腺素片抑制治疗。
但事实上,很多未婚育的女患者,即使有碘131治疗适应证仍很犹豫,担心会否影响生育、导致胎儿智力低下。欧阳伟认为碘131治疗与化学治疗和外照射治疗相比副作用要小很多,这种治疗本身不会影响生育和导致小孩智能低下。碘131治疗确实也有副作用,主要是唾液腺损伤、胃部损伤和白细胞降低,但这些副作用多是一过性的,很少导致人体永久损伤。另外,目前并没有循证医学证明碘131治疗可以导致其他癌症发病率增加,但当碘131治疗的累积量超过800mci(多在4次以上)时这种辐射风险增大。
提醒
长服甲状腺素应适当补钙
甲癌患者因治疗需要,通过手术全切除或接近全切除双侧甲状腺之后,体内无法自行产生甲状腺素。因此,术后均需要终生补充人工合成的甲状腺素片。但长年累月补充甲状腺素,特别是对于那一类必须补充到出现轻微甲亢程度的患者,长期保持这种状态是否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欧阳伟分析说,一般而言,对中、高危分化型甲癌病人,甲状腺素片的补充常需使病人达到亚临床甲亢(促甲状腺激素低于0.3,甚至0.1以下)状态,可能导致病人心率加快,运动能力降低,夜间因心慌而失眠。对有心慌症状或有冠心病心肌缺血危险的病人,需要同时服用减缓心率的药物。长期的亚临床甲亢状态可使骨骼中的钙流失,最终导致骨质疏松,所以这类病人需要长期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3。对低危病人,甲状腺素片的补充只需将促甲状腺激素维持到正常低限即可。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服用人工合成的甲状腺素片控制到亚临床甲亢状态,可能导致女性更易流产或男性生育能力下降。因此,准备或已怀孕的妇女,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将促甲状腺激素控制在一定水平(如0.3~0.5),使对生育的影响和癌灶复发的风险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