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生可能发现了基于广州样本的新的结直肠癌标志物。记者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获悉,该院以副院长、胃肠外科主任医师徐学虎率领的研究团队最新研究发现:miRNA(一种小分子核酸)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关系,其中有17个miRNA具有作为结直肠癌的临床筛查指标的潜能,这就意味着作为组合,它们可能成为结直肠癌的新的肿瘤标志物。这一系列研究日前发表在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卷》和中华系列核心期刊杂志上。
据悉,近10年来,广州男性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上升了44%。更为遗憾的是,57%的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前已发生转移。新发现可促使高危易感人群及早进行早筛早查。专家提醒,初次发现肿瘤标志物阳性者需每6周复查1次,若连续12周保持阳性应进行肿瘤的定位检查。
广州男性结直肠癌
发病率十年上升44%
徐学虎介绍,根据广州市疾病控制中心上月公布的最新数据,中国每5分钟就有1人死于结直肠癌,发病年龄比欧美提前约10年,上海每天诊断出16例结直肠癌,有8人死于结直肠癌。而在广州,癌症发病率前五位分别是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肝癌、鼻咽癌,其中,广州居民结直肠癌发病率突破45/10万,在全国31个肿瘤登记点中发病率位居第一,且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于国际平均水平。近10年来,广州男性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上升了44%,居于发病的第二位,死亡的前三位。
“结直肠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徐学虎介绍,他领衔的广医三院胃肠外科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
“57%的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前就已经发生了转移。”徐学虎说,“能够发现并运用可靠的联合、序贯、非侵入性的新检测手段,对结直肠癌高危易感人群实现早筛早治,一直是我们胃肠专科医生的梦想。”
新成果:发现多个
结直肠癌的潜在诊断标记
徐学虎介绍,miRNA是一种非编码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参与肿瘤相关信号转导网络调控的单链小核糖核酸,在人类体液内稳定存在,国内外已有文献报道其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调控作用。
徐学虎的研究团队通过建立规范的生物标本库,对广州地区的170例结直肠癌患者中1547个miRNA的表达水平进行高通量数据分析,发现其中有17个miRNA在结直肠癌中具有显著的异常表达,这就意味着miRNA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具有一种密切关系。在这些miRNA中,有两个miRNA具有作为结直肠癌的临床筛查指标的潜能,这些都对促进发现结直肠癌肿瘤标志物很有帮助。
意义:可能发现
结直肠癌新的肿瘤标志物
徐学虎介绍,这项基于广州地区患者样本的研究的意义在于,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带来了新的希望。“如果miRNA的诊断最终能够应用于临床,将很大程度地提高结直肠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他说,比如在临床上,可以根据血清肿瘤标志物浓度和组合的变化,对结直肠癌高危易感人群进一步制订详细检查的时间表。“也就是说,抽点血就能进行检测。”
当然,徐学虎也承认,这项发现距离投入临床应用的路还很漫长。“如果研究能成功,这就意味着它们的组合有可能成为结直肠癌的潜在诊断标记,即结直肠癌的新的肿瘤标志物。”
早期发现:三类标志物
联合检测可提高检出率
徐学虎介绍,其实,结直肠癌并不是突然发生的,通常有一个“正常黏膜-腺瘤-癌变”的过程,而这个过程长达10~15年。结直肠癌患者的早期症状主要为大便规律性、大便性状等改变,如大便不规律、烂便、大便形状改变等,但这些症状都非常隐匿,并不明显,所以容易被患者忽视。另一方面,目前临床对于早期结直肠癌的各项筛查手段,因为临床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有限,临床应用效果也不尽理想。
有什么方法能够早期发现结直肠癌呢?对于有症状和肿瘤风险的易感人群,徐学虎推荐目前在临床成熟运用的肿瘤胚胎性抗原标志物、糖类抗原标志物和其他蛋白质类标志物的联合检测方法,他认为,这可提高结直肠癌的阳性检出率。
他说,特别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患者,经过医生详细问诊获得一手临床资料后,进行定期跟踪观察,同时帮助患者排除影响因素,如肝功能损害、并发症、强烈治疗作用、药物影响等,这种联合检测方法是解决目前肿瘤标志物特异性不强,甄别出可疑证据的有效保健方案,可以帮助早期发现肿瘤。
徐学虎特别强调,对于50%的病患来说,准确测定肿瘤标志物的浓度将比其他检查至少早10个月预示肿瘤的进展。“例如CEA血清水平检测结直肠癌的复发,提示可能比出现临床信号或用医学影像方法检出早3~6个月,甚至可以作为是否值得二次手术的必要性提示。”这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提高结直肠癌疗效的“重要战机”。他提醒,初次发现肿瘤标志物阳性者,需每6周复查1次,若连续2次即12周保持阳性,应进行肿瘤的定位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