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可能导致多种不良后果,最可怕的是引发相关性脑中风。”日前,在勃林格殷格翰新一代抗凝药物中国上市会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霍勇教授指出,由于房颤的初期症状并不明显,通常在常规心脏体检,或是因其他情况进行医疗检查时发现。如果突然出现心悸、眩晕和晕厥、呼吸困难等房颤的典型症状,需尽快到医院排查。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现象。房颤已成为一种心血管流行病,40岁或以上人群其终身罹患房颤的风险为四分之一。据统计,我国房颤患者人数已达数百万,远远高于欧美国家。尽管患病人数不断增加,但是很多人却因不明症状或不当回事,延误了诊断和治疗。
房颤可能导致多种不良后果,最可怕的是引发相关性脑中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教授称,在临床上,大约有20%的卒中可归因于房颤。房颤时,由于心房事实上停止了搏动,因此容易造成血液瘀滞从而形成血栓,一旦脱落,将造成大脑或全身的栓塞。房颤患者的中风发生率比无房颤者高出近5倍,心房里的血栓就像潜伏在身体里的“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炸。
预防中风是房颤治疗方案中的第一要务。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急症抢救科主任朱俊教授指出,心房颤动引起的脑中风后果非常严重,半数患者可能在一年内死亡。脑中风还可能导致大脑皮质受损,从而引起失语症、严重的肢体无力、意识不清、住院并卧床不起等,严重残疾比例增加近50%。抗凝治疗是预防和降低房颤相关中风发病率的关键,有四分之三的心房颤动相关性脑中风是可以预防的,可我国仅不到3%的房颤患者进行抗凝治疗。
- 上一篇:癌症死亡分布图背后的健康危机
- 下一篇:北京:疑似新冠病毒检测6小时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