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健康网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口腔颌面外科著名专家张志愿教授在成功抢救刘文浩后异常感慨:“人们都说牙疼不是病,可近年来我们接连收治的危重病人用生命提醒人们,莫轻视牙痛,牙痛真的会要人命。”
要人命的牙痛已变得越来越不罕见了。今年1到7月份,九院平均每月都会收治至少6例因牙痛导致的危重病人。而在2006年之前,医生们很少见到如此严重的局面。
细菌顺着口腔四处撒野
“我从没想到牙痛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刘文浩的牙痛最初出现在4月份。他左侧的智齿隐隐作痛,就诊之后,医生给他开了抗生素,输了液。刘文浩一直以为:“过些天就会好了。”可10天过去了,他非但牙痛不见好转,连脖子都肿了起来,呼吸也开始觉得困难。在当地医生的建议下,刘文浩来到九院看病。
口腔颌面外科专家张伟杰这样描述初见刘文浩的样子:他的嘴巴张不开了,双侧颈部、一直到锁骨处均已水肿。前胸的肤色已经变红,手按下去,皮肤下仿佛有气体在流动。
“又是一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张伟杰的判断是,蛀牙引起的脓肿顺势而下,已经侵犯到了颈部,甚至胸腔。
人的口腔内有着各种各样的细菌。牙痛的时候,细菌很可能正在侵蚀着蛀牙周围的组织,并形成脓液。这些脓液既是细菌的代谢物,又是细菌继续“作案”的载体。在正常情况下,人颌面部的各种组织之间,例如肌肉层与脂肪层之间存在数量不等的疏松结缔组织,其中埋有血管、神经、淋巴组织、唾液腺等等,这些结缔组织在生理上起着缓冲运动所产生的张力和压力的作用。人们将此称为潜在的“间隙”,这些间隙互相连通,当感染侵入的时候,脓液就会溶解结缔组织,并形成新的炎性产物。
由蛀牙产生的脓液就这样层层渗透,步步深入:或向上,渗透至脑部;或往下,向心脏“迈进”。
侵入心包死亡率高达50%
刘文浩就是后一种情况。他牙根部的脓液由于未得到恰当的处理,脓肿不断累积并向下渗透,并且在某一时刻,脓液像堰塞湖决堤一般,迅速沿着“间隙”往下行,经过口咽部、颈部……根据临床文献检索,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如果进入胸腔纵膈,死亡率高达30%;一旦进入心包,死亡率则增加至50%。
张伟杰一接诊,就立即做出决定,尽快切开引流。“所谓引流就是将脓水放出来,然后用抗生素不断冲洗这些脓水曾经走过的道路。”如果脓肿未进入胸腔,口咽部及颈部的引流很快会起效,改善病人的呼吸状况。
遗憾的是,刘文浩的情况没有好转,他仍然透不过气来。医生们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张伟杰判断,脓肿已经到了胸腔纵膈内。他赶紧叫来九院胸外科主任管欣会诊,并参与治疗。进一步的CT、超声检查验证了医生的猜想,刘文浩的心包已经“肿”了起来,心包脓液多达500毫升。
已经到了与死神争分夺秒的时候了。各个学科的外科医生们汇聚在一起,从各个地方为刘文浩将脓液引流出来。九院副院长周礼明组织了全院会诊,叫来了内科、麻醉科的专家。
其中,最险的当属胸腔的引流。管欣必须将一根引流管从颈部向下穿越纵膈,而这条穿越的道路上有着人体最重要的上腔静脉,一有闪失,将刺破静脉造成病人大出血而危及生命。“做的时候,我都有些出汗了。好在,一切还算顺利。”
治牙痛不能仅靠抗生素
至此,刘文浩的身上插了9根引流管,抗生素借助它们24小时灌洗着刘文浩的身体,尽可能快地将脓液冲洗殆尽。内科专家周龙女说:“口腔里的细菌最为复杂,我们的抗生素治疗一定要全覆盖进行,不给细菌一点喘息机会。”
在过去的多次抢救中,周龙女发现,引发牙疼脓肿的细菌范围太广了,这类疾病并没有优势菌种,“但它们肯定都很强大。”她说。
在分析此类病人数量上升的原因时,张伟杰将其中一个因素指向了抗生素。他说:“我们检索过国际报道,这类疾病很多只需要高端一点的青霉素即可治疗,可我们的病例,仅用青霉素很难奏效。这和抗生素滥用是密切相关的。”
就这样,各科医生通力合作了整整50天,刘文浩才摆脱了病魔的威胁。临出院的时候,张伟杰为他拔出了那颗智齿。
可是,就在他出院后不久,另一个27岁的小伙子几乎因同样的原因入院,并经历相同的抢救过程,医生、护士们甚至称他们为“双胞胎病情”。日前,这个小伙也在被病魔折磨了50天后,出院了。
张伟杰说:“基层的口腔医生和大众现在都必须更新牙痛的观念了,不能再忍,也不能一味地拖延。”在他今年接诊的40多例此类病人中,绝大部分此前都接受过7-10天的抗生素治疗。
他提醒大家,治疗牙痛不能仅靠抗生素治疗或者输液,而是一定要尽快到牙科医生处进行补牙等治疗和处理,一旦牙床有脓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应由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医师做引流,及早清除脓液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