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健康网讯】据卫生部网站消息,灾后舟曲灾区防疫形势严峻,高温、缺水、人群密集,食品和饮水安全都存在风险,加之县城原有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被破坏殆尽,种种因素累加,传染病防控不容乐观;防疫人员正在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以求赢得这场防疫之战的胜利。消毒面积巨大、紫外线强烈和高温等因素使消毒水快速蒸发;而大面积淤泥堆积的泥石流灾后现场,最好的消毒方式是大量使用漂白粉,既能灭蝇也能消毒,对环境影响也较小,但由于交通运输受限,大批漂白粉要分很多次才能调运到灾区。天气情况也让人颇为担心,舟曲灾区近期经常降大雨,雨水会冲走防疫员们辛苦喷洒的消毒药水,让防疫工作更加艰巨。
灾后防疫关键环节
灾区人口居住的拥挤状态,有利于一些通过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传播的疾病流行,如肝炎,红眼病等,如果这种状态持续到冬季,则呼吸道传染病将成为重要问题,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现在灾区卫生防疫工作主要聚焦于3个方面:消杀及无害化处理;教育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症状监测,对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其中,任务最重的便是消杀工作,特别是对垃圾堆放点和厕所的消毒及无害化处理。在街道上大规模喷洒消毒液,从防疫角度而言,就没有太大必要,消杀的重点还是那些关键环节。特别是解决垃圾问题,现在一些受灾群众聚居区开始焚烧垃圾,垃圾的处理既可以焚烧,也可以深埋。而深埋效果要比焚烧好,既可以达到垃圾处理的效果,还可以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对于医疗废弃物,一定要进行焚烧处理,以防止被二次使用。卫生部门的无害化处理是一部分,但还是需要环卫部门尽快清运。
注意厕所卫生和排泄物处理措施
相比较而言,灾区厕所的处理比较麻烦。要对舟曲县城内现有的、可以使用的厕所进行充分利用,但灾区缺水的现实却让这一措施遇到困难。从汶川和玉树救援经验来看,带轮子的移动厕所是个不错的解决方案,不过基于灾区的现实考虑,大规模地运输移动厕所难度不小,可以搭建简易旱厕,挖一个大坑,下面铺上塑料袋,随时可以将排泄物运走;或者分层掩埋,每一层都垫上石灰和土,再深埋。由于灾区地质环境复杂,挖坑需要避开水源地,找到相对开阔的地方,距离聚居点不能太远;垃圾和厕所两个关键问题逐步得到解决,灾区消除两个极大的防疫隐患,度过灾后的应急阶段。等到洪水消退之后,更大规模的防疫工作将展开。
搭建应急临时厕所,要求用陶缸、塑料桶等不渗漏材料作为粪池;如无储粪设施,可将粪便与泥土混合后泥封堆存,或用塑料膜覆盖,四周控排水沟以防雨浸泡、冲刷;集中治疗的传染病病人粪便,必须用专用容器收集,然后消毒处理。
洪水、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各种诱发疾病危险因素增多。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保护自身健康、减少疾病发生,灾区群众应做到:
注意个人卫生
做到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注意手部清洁,不用手、尤其是脏手揉眼睛;接触了脏东西要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加工食品前要洗手、吃零食前后也要洗手。洗手时,要用清洁的流水,擦手用的毛巾必须干净。勤洗澡能及时清除毛发中、皮肤表面、毛孔中的灰尘、细菌。指甲里容易藏有灰尘、病菌、病毒、寄生虫,应当勤剪指甲;
为预防皮肤擦烂,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随时用毛巾等擦汗,可以扑些爽身粉;毛巾、脸盆、手帕等个人用品应当分开使用;与别人共用毛巾、脸盆等用品容易传播红眼病、沙眼等疾病,还可以传播痢疾、肝炎等疾病;
如果感觉身体不适,要及时找医生诊治;如果出现发热或腹泻症状,千万不要乱投医,要尽快寻求正规医疗机构的帮助;发现传染病以及不明原因的疾病患者,要及时向当地卫生院、防疫站报告;
关注特殊人群护理,为老、弱、病人尽量营造好一点的生活和居住环境,减少疾病和死亡的发生;
救灾疲劳后要注意休息,要防中暑、防受凉、防蚊虫叮咬;
由于洪灾期间广泛接触到水,因此常爆发各种皮肤炎症,清理淤泥、积水时,要避免长时间裸脚接触淤泥、污水,防止皮肤病;腿部皮肤红肿瘙痒或出现红色丘疹和溃烂时,先用清水冲洗患处,然后涂抹皮炎平等药物,或者采用农家土方法,即用艾叶或苍术等煎水后擦洗患处;
注意心理健康,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把心态调整好,保持心情愉快,灾害期间,要注意讲科学,不迷信,用科学指导自己战胜灾害;把生活安排好,做到生活有规律,受灾后,要合理安排每天的时间,不要玩得太累,也不要闲得太过;把饮食调节好,注意饮食卫生和营养,尽可能每天都吃一点蔬菜、瓜果和豆制品;把衣服穿得好,注意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积极预防感冒。
- 上一篇:美千余人感染沙门氏菌 超5亿鸡蛋被召回
- 下一篇:大学生喝农药自杀并记录了死亡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