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中华风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鲍春德教授指出,类风湿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在传统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生物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将进一步阻止炎症对关节的结构性损害。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免疫系统攻击人体自身关节部位,活化破骨细胞,造成关节破坏。天气寒冷、潮湿等因素都会加重关节疼痛。在患者的体内,被称作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细胞因子过多,它能导致炎症。生物制剂——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的作用机理是通过中和TNF-α来控制炎症、阻断病情进展。生物制剂在全球已有近10年的使用经验。
鲍教授介绍,在中国已有两款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的生物制剂应用于临床,一款是人源化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类药物(依那西普),已应用于临床治疗近5年,另一款是人-鼠嵌合型单克隆抗体类药物(英夫利西)。两款生物制剂都能有效抑制TNF-α。近五年的临床治疗结果显示,生物制剂能够快速有效控制症状,病人一般在两周内就感觉到效果,大多患者在使用一年后,骨质破坏能明显被抑制,防止关节进一步损害,避免了畸形和残疾。
目前很多患者对生物制剂缺乏了解,因为陌生而担心其安全性。生物制剂的常见副反应包括在注射部位出现一些轻微反应,大部分会在5日内自然消退,无需特别处理。另外,也有患者担心生物制剂诱发结核病复发,但据法国一项为期3年的研究发现,虽然使用抗体类生物制剂相关的结核发病率71.5/10万病人,较正常人群稍高,但使用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类生物制剂的结核发病率比普通人群发病率还低,仅为6/10万病人。因此,在用生物制剂前排除潜伏结核,生物制剂诱发结核病的副作用是可以避免的。
生物制剂可不是临时应急手段,不能“疼时用,不疼就停”。欧洲风湿病联盟在去年宣布的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指南中强调:临床缓解达到6个月可以逐渐停用生物制剂。鲍教授认为,过早停药会使刚刚建立的治疗效果得不到巩固,生物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调临床缓解须维持至少6个月,才能真正抑制关节破坏。
- 上一篇:北京协和医院发现卵巢癌患者化疗耐药“标记物”
- 下一篇:加纳暴发脑脊髓膜炎死亡1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