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海县桃源书院高二女生王妙丹拥有中国第一只仿生电子手。她5岁时,不慎被电锯锯掉了右臂,但她非常勇敢、坚强,坚持读书和运动。参加残疾人运动会时被摄影师胡晓国关注到,转而认识制造电子仿生手的大学教授,开始了新的生活。
痛失右臂,勇敢女孩单手长大
1996年9月27日,王妙丹从上海闵行区一个家具厂的家属院去车间叫父亲回家吃饭,不幸却被电锯锯掉了右臂。之后,王妙丹父亲王荣飞带着家人回到了浙江宁海县。
王妙丹没有被伤心压倒,还是那么喜欢画画,用她的24色水彩笔,用左手。上学后,她又用这只左手学会了写字。2009年7月,在宁海县每年一次的残疾人运动会上,王妙丹抽出标枪的瞬间引起摄影师胡晓国的注意。
2009 年8月26日,胡晓国到宁海县康乐居家养老(残)服务中心办事。从该中心主任仇贤贵处得知,上海交通大学胡天培教授到过宁海一家帮助教授研制仿生电子手的公司。如果研制成功,将改写中国利用人体仿生学进行康复治疗的历史。
胡晓国通过仇贤贵联系上胡教授,恰好胡教授的仿生电子塑料手实用化样机已经造好了,正在寻找试验对象。胡教授希望这个对象心理和身体素质越强、肌肉越发达越好,这样“对接”的成功率就越高。听到王妙丹品学兼优还是个运动健儿时,总算找到了最好的实验对象。
通过检测,女孩成功拥有“第一手”
2009年8月28日,王妙丹到达上海胡教授工作地方。工作人员居玲娣用肌电测试仪,测试了王妙丹肌肉里的神经电力,也就是肌肉信号。如果王妙丹的肌电超过40微伏,那就能够控制电路开关,带起动作。
测试后,王妙丹的肌电达到40微伏。“恢复意愿强烈,可以接肢了!”胡教授将“中国第一手”的臂筒套在了王妙丹残臂上,亲手调整好各个节点的松紧度。
“中国第一手”慢慢张开,慢慢握拢了。
“电子手虽然接上了,但要让它像真手那样‘不折不扣’接受大脑的指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刚开始,它有时会‘短路’,有时会‘罢工’,所以回去后要不断练习,让它慢慢适应思维的习惯和身体的节奏,达到脑与手的完美契合。”
回家没多久,王妙丹发现,已经习惯使用左手的她老想不起来用“右手”,结果她不理“右手”,“右手”也不理她,经常不听话,反应慢,不能用狠力。
这半年来,胡教授也一次次地来到宁海,帮着王妙丹康复、训练,还根据实际运用的情况对电子手做了调试、改良。如今,她基本能控制自己的“右手”了。
- 上一篇:网络游戏成瘾占网瘾一半左右(图)
- 下一篇:吃降糖药降低血糖易患血糖狂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