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美价廉的花生,素有“长寿果”的美誉,然而网上却一直流传着“花生是‘癌症加速器’,吃了会加速癌细胞扩散”的说法。
这让不少人深信不疑,也让喜爱花生的人望而却步。
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
花生是“癌症加速器”?
相关研究发现,花生中含有花生凝集素,它进入血管后会跟血管内皮细胞发生反应,进而产生细胞因子,从而有扩散癌细胞的风险。
其实,大家也不必太过担心,花生还是可以继续吃的。
花生是否会影响癌症病情,取决于获取的花生凝集素量。只有连续性、大量吃花生,才可能让人体获取足够凝集素让癌细胞转移。
摄入适量的花生所产生的花生凝集素较低,对人体基本无害。
实际上,在生活中真正会致癌的食物是这几种,大家要尤其小心——
加工肉类
高盐、高脂肪和高添加物的加工肉类,如热狗、培根、香肠和午餐肉,与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相关。
亚硝酸盐,它本身没有致癌性,但它会和肉类中丰富的蛋白质分解产物相结合,形成一种强致癌毒物——亚硝胺。
尽管各国对肉制品中亚硝胺的残留量有严格限定,但如果买到劣质食品,或是长期大量食用,依然会增加人们患上胃癌、食管癌、肝癌、鼻咽癌等癌症的风险。
霉变食物
霉变食物中含有黄曲霉毒素,它是得到确证的强致癌物,可以诱发动物的肝癌。
有研究发现,黄曲霉毒素毒性相当于等量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
若是持续微量摄入黄曲霉毒素,可导致生长障碍、肝脏慢性损伤、肝硬化等,甚至诱发肝癌。
一次摄入过多含黄曲霉毒素的食物,还可能导致急性中毒,表现为呕吐、厌食、黄疸、腹水、下肢浮肿等,严重者会因为暴发性肝功能衰竭而死亡。
过烫的食物
要知道,人体的口腔、食道等上消化道黏膜十分娇嫩,最适宜的进食温度是10~40℃。而50~60℃,已经是它们耐高温的极限,如果超过65℃,黏膜就会被烫伤。
虽然说黏膜上皮有增生和修复功能,偶尔被烫伤还可以自行修复。但如果长期吃热烫食物,黏膜上皮在反复损伤和修复的过程中,产生越来越多不正常的“异型性”细胞。日积月累,它们会逐渐恶变,最后可能会诱发食道癌。所以说,不想被食道癌盯上的人,劝你从今天开始就别再吃滚烫食物了,像刚沏好的茶水、煮沸的汤、才起锅的煎炸食品等,放凉点再吃也不迟。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些食物与癌症风险有关,但它们不一定是唯一的因素。遗传、生活方式、环境因素和个体健康状态也可能对癌症风险产生影响。因此,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度锻炼、戒烟、限制酒精摄入和维持健康体重,可以帮助降低癌症的风险。此外,定期体检和与医生讨论您的癌症风险也是重要的健康管理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