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来秋分时节后,可以进补了,特别是针对北方天气特点,应补肝益肾、益气养血。当下,很多人因为气血不足而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悸气短、精神疲倦、体虚潮热、腰酸腿软等症状,需要进补,但是进补不能跑偏了。秋季进补大盘点,教你如何正确进补度过“多事之秋”。
秋季养生综合调理 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进入秋天,气候呈现出两个特点:燥与凉。首先说秋燥。入秋之后,人们普遍会感到秋天的燥气,特别是北方地区更为明显。人体也容易出现各种缺水的症状。第二个特点是凉。俗话说,春捂秋冻,但身体羸弱者以及老年人、儿童等,不宜过分追求秋冻,以免感受寒邪,诱发各种疾病。此外,秋分之后脾胃也易受凉,患慢性胃炎的人,应特别注意胃部保暖,还要注意忌口,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黏的食物。
秋季在五行中属金,五脏对应于肺。很多人认为秋天养生就是要养肺。实际上,任何一个季节的调理都应该是综合性的,因为五脏是相互关联、相生相克的,只有五脏相安无事,机体才能健康。秋天在养肺的同时,也要注重补肾、调理脾胃、梳理肝气。比如多吃辛辣导致肝火旺盛,不仅伤肝,还会伤害脾胃和肺,所以,秋天的身体调理一定是综合的、平衡的。
滋阴润燥“多姿多彩” 老人“秋补”不宜过度
由于夏季消耗较多,因此秋季老人应重视补充营养。广东省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中山大学营养学系教授朱惠莲提醒,老人进补不宜过度,尤其不要过食肥甘厚味。秋季进补应选用“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如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
秋季防燥 试试四款养生茶
1、西洋参茶
【材料】西洋参3克,麦冬1克。
【制法】将西洋参切片或切段,和麦冬一起加水煮沸后用文火煮约1小时即可。
【功效】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火生津,加麦冬可增强西洋参之滋阴生津润肺功效。
提醒:西洋参茶主要用于气阴两虚而实火内盛者及肺肾阴虚火旺者。因此,如果患有虚寒病的患者应该注意,尽量不要饮用西洋参茶。另外,西洋参及西洋参制品每日用量5克足矣,切勿乱自服用。
2、菊花茶
【材料】干菊花、金银花、甘草。
【制法】将干菊花泡茶饮用,也可将菊花与金银花、甘草同煎代茶饮用,煎煮时间不能太长。
【功效】菊花茶可清热解表,清肝明目。适宜在秋天感冒、发热、微恶风热、口干、尿黄、舌质红、苔薄黄时饮用,也可用于高血压初期出现头痛、目赤等症状时饮用。
3、二子茶
【材料】决明子50克,枸杞子15克,冰糖50克。
【制法】将决明子略炒香后捣碎,与枸杞子、冰糖共放茶壶中,冲入沸水适量,盖闷15分钟代茶饮用。
【功效】益肝滋肾、明目通便,适宜于高血压引起的头晕目眩、双目干涩、视物模糊、大便干结等症状。
4、山楂茶
【材料】每天用鲜嫩山楂果1枚泡茶饮用,也可用干品每次3~5克代替。
【功效】山楂有消食导滞、活血化淤的作用。经常饮用山楂茶,可降低血脂,调节血压。
中医揭秘五种不同体质的秋补法
火体
这类人比较多,多以年轻人为主。这类人在秋季会口臭、口干、唇干、上火、口角烂、牙龈烂、便秘。杨力说普通的秋季“润食”已不能缓解这些症状,因此需要喝一些中药泡饮,可以选择金银花3克、黄苓3克、麦冬3克、桔梗3克、甘草3克、菊花3克冲泡,症状如还不能缓解可以再加大黄1~3克。另外,在饮食上可以吃杏仁,还可以吃带苦味的蔬菜如苦瓜、油麦菜、白萝卜、黄瓜等。
阴虚体
此类人在这个季节除有“秋燥”的普遍症状外,还伴有五心烦热(胸心、手心、脚心)、心烦、傍晚脸红等。这类人平常要加养阴的药:枸杞5克、麦冬5克、黑玄参5克、桔梗5克、甘草3克,泡水喝。
气虚体
气虚体质的人出来平时会有秋燥的症状之外而且还会有气弱、脉弱的现象。这类人进补的话,可以选用沙参、麦冬、桔、甘草3、再加西洋参片一起泡茶喝。
寒体
此类人除了有“秋燥”症状外,还会有胃寒、舌苔白、怕寒、怕冷,不能吃凉食,皮肤干裂。因此这类人不能吃凉药、凉食,要吃白色润肺的食品如豆浆、牛奶、甜杏仁、银耳、百合、白梨,但寒体的人在吃百合、白梨时一定要煮一下,这样能达到不寒而润的效果。另外可以多喝银耳百合小米粥。在药饮方面,可以采用西洋参3克、桔梗3克、麦冬3克、生姜3片、干草3克,泡水喝。
燥体
这类人肺胃燥热,表现症状鼻子干、嗓子干、大便干,没有口臭,牙龈不烂,可以多吃润肺,养阴生津的食物,如藕粉、冰糖银耳、秋梨、香蕉、蜂蜜。可以采菊花2克、麦冬5克、桔梗5克、甘草3克,泡水喝。
秋季是个多事季节,很多疾病会在秋季复发,因此,秋季一定要做好养生防病工作,那么,秋季该如何养生?看看下面中医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