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到了,各种不同口味的粽子摆满了各大超市的货架。粽子虽是美食佳品,但也是一种高热量、难消化的食物。专家提醒,粽子虽好吃,但不能贪多。
专家介绍,粽子多由糯米制成,质地黏滞,长期大量食用会增加肠道负担,引起消化吸收障碍。粽子在胃肠道完全消化需要较长时间,如食用过多会增加对胃黏膜的刺激,使胃酸大量分泌,严重时会引起不适。
粽子是主食,不要把它当成饭后甜点或者零食。专家说:“一个普通大小的粽子,含米量相当于一碗米饭。”
专家示,食用粽子时最好配上茶水,以帮助吞咽和消化。从冰箱中取出的粽子一定要彻底加热后食用。对于老人和儿童,尤其要注意控制食用数量。对于血糖较高的人,要尽量选择无糖粽子,而糖尿病患者更要少吃。
食粽子更易升高血糖
首先,粽子的主要原料是江米,又叫糯米,一般来说,南方称糯米,而北方叫江米,是家常经常食用的粮食之一。因其香糯黏滑,常被用以制成风味小吃,深受大家喜爱。粽子通常选用圆糯米作为主料,同其他谷类食物一样,其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但是由于它的淀粉结构比起米饭(粳米)的支链淀粉比例要高的多,而通常支链淀粉遇热更易糊化,被消化的效率比直链淀粉要高,因此糯米在易被消化的同时,也更容易升高血糖。
粽子既可以作为主食成为正餐的一部分,也可以成为茶余饭后的甜点加餐。但是不论是那一餐食用,都应该注意不宜过多。如果正餐食用,需要减少部分主食的食用量,否则无形中增加的粽子会加重胃肠道消化负担,让人觉得“难以消化”。如果作为加餐就更应该注意食用量,否则两个结结实实的大粽子吃下去,相当于吃了一顿饭的热量,不仅增加了代谢负担,还影响了下一顿正餐的食欲,得不偿失。当然睡前不要食用粽子,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不同疾病患者选食粽子要注意
面对市面上各种口味的粽子军,我们如何选择呢?当然对于普通人群来说,不论是粗粮口味、红豆口味、红枣口味、又或是鲜肉口味等等,都可以随意选择,最好是多种口味品尝即可,不要因为某种口味特别诱人,就吃起来一发不可收拾。而且最好趁热吃,不要直接食用冰箱里直接取出的粽子,老化的淀粉会变得很硬不利于消化。
如果是患有不同疾病的患者就需要挑选一下。由于糖尿病患者对碳水化合物比较敏感,糊化的碳水化合物更容易升高血糖,因此不太适合此类病人食用,如果过节确实想吃一个,应尽量避免红枣、豆沙等含糖量更高的粽子。粗粮粽不太适合消化功能欠佳的人群,可能会引起腹胀、腹痛的症状。肉粽多属于高油高盐,同时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不适合血脂、血压异常和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
- 上一篇:夏季高温天气这么吃更健康
- 下一篇:端午节吃粽子 吃粽子的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