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谷歌全球副总裁患癌敲响肿瘤防控警钟
癌细胞到底哪来的
本报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特约记者 刘 晨
“世事无常,生命有限。原来,在癌症面前,人人平等。”9月5日晚,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微软中国研究院创立者、原谷歌(Google)公司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发布了这样一条微博,随后向外界公布自己确诊罹患恶性肿瘤———淋巴瘤的不幸消息。
淋巴瘤发病逐年增多
每年9月15日是“世界淋巴瘤宣传日”。继2009年央视著名播音员罗京、青年演员李钰、香港知名实业家霍英东等人的逝世,淋巴瘤又一次“残忍”地闯入人们的视线。
人体有一群“健康卫士”叫做淋巴细胞,它们广泛分布于全身淋巴结和淋巴组织中。当淋巴细胞发生恶变,就形成淋巴瘤。北京市肿瘤防治办公室的数据显示,淋巴瘤发病率由2002 年的5.26/10 万上升至2011 年9.95/10 万,年平均增长3.43%。该病的病因目前尚未明确,某些感染因素、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环境污染等很可能是近年来这一肿瘤发病率明显增加的重要原因。多数患者以浅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为典型表现,约半数患者还可出现发热、盗汗、乏力、消瘦、皮疹、瘙痒等全身症状。
病毒射线“教唆”细胞癌变
为什么癌症能如此可怕,癌细胞到底打哪儿“冒”出来的呢?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军教授告诉记者,人体是一个“细胞国家”,一个成人身体大约由近一千万亿个不同种类的细胞组成。它们绝大多数识大体、顾大局,循规蹈矩地完成着自己应尽的任务。可是,总有一些淘气细胞禁不住诱惑,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拉帮结伙组成小团体,甚至“造反”,干扰其他细胞的正常工作,这就是癌细胞。
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是相当复杂的过程,通常要数十年的时间。但是,科学家们已经发现,病毒、霉菌、射线、化学致癌剂等都可能是癌细胞的“教唆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致癌物。在这些因素的刺激下,细胞的遗传物质DNA可能发生突变,并分裂繁殖给下一代,慢慢发展壮大成“癌细胞集团”。一个火柴头大小的肿瘤,就包含3000万个癌细胞。
防癌,身心都要“减负”
值得重视的是,近年来,恶性肿瘤的患病年龄日趋年轻化,这一方面与某些遗传因素有关,另一方面,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环境污染的加重、饮食结构的调整等也在推波助澜。不少年轻人过早吸烟、过度饮酒,再加上工作生活压力巨大,长时间精神紧张,为肿瘤的年轻化创造了机会。
因此,预防癌症最重要的是要“洁身自好”,给身心都“减负”。管好自己的嘴,限制红肉,少吃辛辣、腌制食物,多吃水果蔬菜,我们的消化道就不会“过劳”;拒绝吸烟和二手烟,减少厨房油烟、汽车尾气的排放,就能给呼吸道减少“负能量”;规避不洁性生活,就能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以免给身体“埋雷”;工作劳逸结合,抽点时间运动,全身细胞也会工作更“给力”。当然,多数癌症是有机会治愈的。坚持定期体检,特别是有癌症家族史、职业接触史的高危人群,做到早诊早治,都是防癌的基本功。
- 上一篇:女性喝红茶太多或损害关节
- 下一篇:中秋喝茶切莫触犯禁忌伤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