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召开的全国环保工作会上,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公布了我国监测PM2.5的时间表:在2016年1月1日前,全国所有地区都将开展PM2.5监测;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以及各省会城市的监测,则在2012年就启动。
这份年终出炉的时间表被很多媒体称为“民意赢得空气保卫战”的象征。有专家评价说,从民间呼声到国家发力,PM2.5案例折射的是,严峻的污染形势谁也躲不开,解决环境问题既需要每个人援手,但更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就在监测时间表发布的前一天,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主旨报告中指出,基本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政府必须确保的公共服务。业界人士注意到,把基本环境质量称为政府需确保的公共服务,这样的提法尚属首次,其内在含义是,除了发展经济外,政府也要负责提供蓝天清水净土。
中国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认为,作为“清水蓝天净土”的提供者,政府的职责包括要制定符合老百姓诉求的环境公共物品的质量标准、发布环境质量的真实状态、加大公共财政用于环境保护的投入规模、建立公众环境权益维护和保障机制等。从全年来看,我国的环境问题远不止PM2.5这一个,闯入公众视线的还包括渤海溢油事件、曲靖铬渣污染,以及在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发生的多起血铅事件等。在专家看来,当前我国正进入污染事件高发期,其中有一个因素不容忽视,就是地方政府过分关注短期经济效益,而对良好生态环境的价值缺乏应有的认识。
“我经常说,开宝马喝污水是对现代化的讽刺。 ”周生贤强调,发展的目的是为人民谋福祉,环境问题已成为重大民生问题,我们决不能为了发展而宽容污染。
在不久前的一个论坛上,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告诉记者,在《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报告中,专家们已经指出,我国是全球PM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大部分城市的PM2.5浓度超过与世界卫生组织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