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区域空气质量管理国际研讨会”上,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坦言,目前,我国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较差,与世界卫生组织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有一定差距,现行空气质量评价因子偏少,城市空气质量达标仍处在低水平。
今年秋天,北京以往的秋高气爽被接二连三的灰霾天气替代。而在一场场关于美国使馆和北京市环保局监测数据谁更准确的辩论中,PM2.5这个专有名词逐渐被公众所熟知。人们开始了解:PM2.5是指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能负载大量有害物质穿过鼻腔中的鼻纤毛,直接进入肺部,甚至渗进血液。目前已经有科学数据证明,PM2.5与肺癌、哮喘等疾病密切相关。而PM2.5正是形成灰霾天气的元凶,多来自汽车尾气。
另一个浮出水面的事实是,多年来,我国的空气监测的标准中并没有包括PM2.5,这也就是为什么老百姓的感受与环保部门的监测数据相去甚远。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郝吉明介绍说,我国现行的空气质量标准编制于1982年,后又分别在1996年和2000年进行了修订。目前学界普遍建议空气质量标准需要修编,增加对PM2.5的监测。
郝吉明还透露说,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PM2.5浓度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第一阶段的排放标准,国家应本着有利于公众健康的原则,尽快出台PM2.5的监测标准。
此前,环保部已经发布了《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首次对悬浮在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的测定进行了规范。业界认为,这意味着距离PM2.5最终进入空气质量标准更近了一步。
事实上,尽管环保部门公布的数据中没有PM2.5,但环保部早已注意到PM2.5导致的灰霾天对空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在张力军看来,当前我国的空气污染防治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的空气环境质量仍不尽如人意,以臭氧、灰霾污染为特征的复合型污染日益显现。
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司长赵林华也表示,灰霾和臭氧在我国东部城市污染突出,上海、广州、天津、深圳等城市灰霾天数占到了30%~50%。他介绍说,在“十二五”期间,环保部门将把机动车污染的控制作为重点,采取包括淘汰黄标车、提高汽油品质、控制机动车增长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