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多家产科专科医院、三级综合医院产房爆满的同时,有一些医院开设的产科却冷冷清清。市卫生局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实际开放的产科床位3300张,以平均每位产妇住院3-5天计算,一年可以满足23万人分娩需求,而2009年全市共出生18.7万人。
虽然产科资源总量有余,但不同医院产科冷热不均。这是如今市民感觉“一床难求”甚至“生孩子难”的关键所在。
有空的产床在哪里
本市北区一家区中心医院,产科病房正在装修。据了解,该院产床去年有40余张,在区级综合医院中属于规模较大的,但床位使用率一直不高,徘徊在50%左右。如今因装修等原因床位减到24张,几乎减少了一半,但并未“供不应求”,月接产在90-100人,基本上“来了就能生”。在一些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区中心医院,产科病床周转也不紧张,就诊人数并未随着“婴儿潮”的到来而水涨船高。
此外,本市还有1600余张产床,主要分布在二级综合医院、部分郊县的一级医院以及民营医疗机构。除了少数区中心医院和公益性质的外来孕产妇平价生产点外,这些医院的产科不少处于“吃不饱”状态。
冷热不均为哪般
为何一边厢为床位“抢破头”,一边厢却床位空转?
表面上看,是孕产妇“用脚投票”的结果。如今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又“只生一个”,一般沪上人家自然会选择条件好、名气响的大医院或者二级专科医院。即使在远郊地区,农民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就近在镇卫生院而是到市区医院生孩子。据了解,本市现有十几家位于郊县一级医疗机构开设产床,但常常是空闲时多,忙碌时少。
专家指出,产床冷热不均,关键还在于优质资源不足,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均等化水平不高。一级乃至部分二级医院产科之所以冷冷清清,是因为技术力量局限、人员配备不足,往往只能接诊顺产者,如果孕产妇剖宫产或者有并发症,就只好上转;至于产前的一系列检查,由于设备有限,水平更不及三级医院,在越来越讲究生育质量的今天显然是个 “软肋”。据上海去年统计,产妇剖宫产已占到50%-60%,难怪大医院和专科医院会人满为患,而其他医院虽有千余张床位,却仅是作为一个统计上的总量数字,事实上并未充分发挥合理分流的作用。
既然供不应求,大医院为何不加快发展产科?业内人士坦言,医院需要靠收入来自我维持运营、持续发展。产科和儿科一样,风险大,收益低。如今不少医院一窝蜂地上骨科、肿瘤科,不少是为了其背后的丰厚收益,“条件不足也要上”。与之鲜明对比的是,一些综合医院的产科却在不断萎缩。
除“增量”还要“分级”
市卫生局表示,近年来上海的妇幼保健事业不断加快发展,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两大指标多年保持与发达国家相当的先进水平。为应对“婴儿潮”带来的产科床位紧缺,本市在即将实施的“十二五”规划中,将在保持产科床位总数平稳前提下,适当增加大医院和专科医院的产床,撤并一级医疗机构和部分二级医院的产床,通过结构调整,实现优质产科资源扩容。
专家指出,要真正解决产科“一床难求”,还要“分级”,即针对市民的不同需求走多元化发展之路。当下申城产科最紧俏的是单人病房、特需服务——不少中等收入以上的家庭,往往情愿多出几万元,让孕产妇享受一次“优厚待遇”。但按规定,医院的特需比例不能超过10%,且公立医院产科如果多开特需,也势必挤压已经不足的空间,对其他孕产妇构成不公平。
对此专家建议,可将目前公立医院的特需服务“剥离”,包括鼓励民营、中外合资等多种方式来完善产科特需服务,满足一部分有额外需要的孕产妇人群。公立医院则“全心全力”开展针对普通人群的妇幼保健任务,除扩大优质产科资源,更重要的是加大对二级综合医院产科的投入,使其业务水平逐渐向三级医疗机构看齐,或可解决现有产科爆满、病房不足的状况,让“生孩子”不再成为一桩难事。
- 上一篇:四川省医疗救援队救治伤病员242人
- 下一篇:日美发现对唾液腺形成有重要作用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