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各家医院开始了“该用的要用,该省的要省”的一系列节血行动。昨日,记者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了解到,现在,医院里除了应用新技术改善手术方法,尽量减少手术用血外,还应用了自体血回输等方法节约输血。相比10年前,浙医一院日手术台数成倍增长,但总的用血量近3年来却每年连续下降。
术前准备,术中回输自体血
心胸外科的医生都有这样的经历:锋利的手术刀划开心脏的一刹那,喷涌而出的血流宣示着这是一场真正的血拼。手术出血似乎是不可避免的,而近几年,浙医一院心胸外科心脏病区不断完善手术技术,已经将心脏手术的出血量从以前的一台手术动辄出血1000余毫升缩减到常规的200~300毫升,相应的输血量也随之不断下降。
这样的手术方法是否让病人接受?记者了解到,该心脏病区从去年8月至今开展的450余例心脏手术中,有2/3的病人选择了术中自身血回输的方法,使围手术期输异体血的比例比去年同期同比下降了42%,共节省了约45000余毫升,以每人献血200毫升计,相当于节约了225人的献血量。“不但是节省用血,更是增加了安全性。因为回输的血是患者自己体内的血,不会发生交叉感染、过敏、溶血等不良反应。”倪一鸣教授说。
据悉,这种“术前储备,术中回输自身血”的方法,现在杭城各大医院都已在推广应用。如果需要做手术,不妨事先与医生多沟通。
情人节,15台手术无奈停刀
医院在千方百计推广节血手术,为何临床用血还是偏紧,甚至出现血荒呢?记者走访了浙医一院输血科负责人朱俊。
朱俊从事30多年的临床输血工作。他说,总体来说,医疗技术进步了,不少手术突破了禁区,手术量增加了,需要大量用血的车祸、创伤病人也增多了,这些都增加了临床用血的压力。
朱俊告诉记者,就是今年的2月14日,由于A型血和O型血的供应不足,该院不得不临时停掉了5台A型血手术和10台O型血手术。
“手术之前必须临床备血,如果没有血液保障,手术一旦出现意外,血液供不上失去抢救机会,我们是有责任的。”据悉,仅浙医一院每天开展120台左右的手术,其中50~60台是需要临床备血的,这比10年前的量增加了数倍。“现在交通意外比以前增加很多,日常每天给急诊科备血,就A型血来说,一天就要40个单位,有时送来两个车祸急救患者血就用完了。”而大多手术,实际用血会低于备血量,所以该院用血量比10年前,增长得不多。省血液中心的专家也坦言,无偿献血宣传了10多年,但献血的人群还是比较窄,遇学生放假、农民工回乡,血液库存就明显下降了。
- 上一篇:设立首诊负责制和双向转诊制化解"看病难"
- 下一篇:专家称北京市场不存在镉超标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