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费的调整和医院的人力投入有很大关系,截至今年9月底,38所三级试点医院试点病房数量由98个增加到276个,直接导致试点病区护工的陪住率下降30%到50%。另据北京市卫生局相关人士介绍,按相关规定,医院的人员编制为每张床配1.6个人至1.7个人,但大部分医院将编制配给了医生,所以就没有聘用一定数量的护士,导致目前护理收费占医院总收入不足0.5%。这也促使医院上调护理费。
目前医院护理费是纳入医保报销,如果延续这一政策,患者的成本不会增加。北京市卫生局相关人员在接受采访时也强调,即使护理费上调,也会由医保承担,不会增加患者负担。而北京市人社局医保处处长蒋继元表示,因为护理费用调整的方案目前还没有获得正式的审批,所以现在还不能讨论医保报销政策是否需要调整。
该不该上调护理费价格的争论,始于北京市正在开展的一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施这项工程,就是要改变北京医院护士、护工并存的局面,把护工承担的业务交还给拥有专业护理知识的护士,促使护士和患者之间,建立一种良性的医患关系。据说这项改革已经在试点医院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在赢得口碑的同时,这些试点医院也不得不看到,付出的代价和成本同样显而易见。仅北京宣武医院一家,今年为17个试点病房投入资金就已经超过一千万。和沉重的财政负担相比,一线医护工作者的体会更直接。下面是中央台记者杨钧天、刘黎的报道:
在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的一间病房里,靳红梅护士正在用力把一床的患者扶上病床。这里都是严重脑血管病患者,病人大多不能自理,这里的护理工作,格外繁重。靳红梅说,她当班期间,病房的每位病人都要由她亲自负责。
“刚才啊,就是我那病人因为做完照影回来,我就给他写录喂水,现在呢都是改成这中模式,没有家属陪住,我们都是尽量去做,就是护士亲力亲为,然后就是这些生活护理都是我们协同做的。”
靳红梅是一位有着14年工作经验的老护士,可是如今的变化让她还真有些不适应。过去为病人按摩、翻身的工作,都由护工来承担,护士主要是处理医嘱、协助治疗、重点护理,工作职责很明确、单一,现在由专才变通才,对靳红梅来说,也是考验。
她指着病房外墙上的感谢信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在实施优质服务示范工程以来患者的回馈。尽管工作量大,但她觉得值,因为患者对护士越来越信任了,对护士也更尊重了。
但是精神层面的慰藉有时还是会被现实的尴尬所抵消。原有的工作量没有减轻,新的工作一下子就压了上来,这位老资格的护士坦言,压力的确比以前大很多。
“可能就是心里觉得有一些不太平衡吧,就是跟以前比,因为以前就是有好多工作都是由护理员来做,现在都是护士亲力亲为,然后收入跟以前还是一样的,就是没有太大波动,但是确实比以前心里有些不太平衡。累,确实累,确实压力大,真的说的是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