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科学家们的最新研究表明,寄居在人体肠道内不同种类的细菌能有助于促进或防止肥胖。
他们将肥胖者以及瘦人的肠道内的细菌,移入小鼠体内,并观察这些啮齿动物的变化。小鼠的饮食习惯决定有益细菌能否进入肠道并各司其职。
根据周四的报道,总有一天,人类能把肠道细菌加入个性化减肥疗法的,这也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有些人减肥比别人更为困难。
“肠道细菌在人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斯坦福大学的大卫·雷尔曼博士说道,他也是研究肠道细菌如何影响人体健康的,但他并没有参与这项新研究。“这篇论文说,饮食和微生物相生相伴,它们是名副其实的互惠互利的。”
这篇研究被刊登在《科学》杂志上。事实上,人类消化道内原本并没有细菌。出生以后,我们父母亲身上、环境红、以及第一次摄入的食品中携带的细菌,快速进入我们的消化道。最终,在健康程度不同的人体肠道充斥着数百种,数量不同的细菌。例如,超重的人体内含有肠道细菌的类型和数量就与瘦人体内的不同。先前的研究显示,这些我们犹如孩子般携带于肠道内的细菌,尽管在我们减肥后他们的外表发生了变化,它们仍能坚持与我们如影随形达数十年。
显然,人体吃下的食物以及运动量决定了人体的体重。然而人体肠道中不同的细菌是导致肥胖的原因之一呢,还是说就是这些细菌直接导致了肥胖?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哪些细菌会导致人体肥胖呢?而我们能否将这些引起肥胖的细菌置换掉呢?
为了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华盛顿大学的研究生凡妮莎·瑞德拉从八人体内提取肠道细菌,这八名受试者是四对一胖一瘦的双胞胎。其中有一对双胞胎是同卵的,这样就排除了遗传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还要保证这些受试的双胞胎的童年生活环境也类似,饮食习惯相近。她将人体肠道细菌移入肠道内原本没有细菌的幼鼠体内。
被移入了双胞胎中肥胖者体内肠道细菌的老鼠,尽管他们并没有吃的更多,体重却增加了,并且代谢也变得不健康。
“也就是说体重增加并不归因于摄入食物的数量,而是微生物具有影响体重的特质。”戈登在一份声明中说。“现在,我们的问题是:哪一类细菌引起了这些变化呢?””
接下来验证实验就被戈登称为是“微生物之战”。被植入双胞胎中瘦者体内的肠道细菌的老鼠与植入能致肥胖的肠道细菌的老鼠被关在同一个笼子中。研究小组利用了啮齿动物一个令人反胃的生活习惯:老鼠的食粪癖,因而他们可以很容易地交换肠道内的细菌。
接下来发生的事令人颇为惊奇。从瘦老鼠体内排出的肠道菌入侵胖老鼠肠道,引起胖老鼠的体重下降和代谢改善。但这种影响是单向的——瘦老鼠并没有受到肠道细菌的影响。
此外,胖老鼠只有在摄入低脂肪,高纤维的饮食时这些细菌才能发挥作用。当瑞德拉给小鼠喂食了高脂肪、低纤维的典型美国人膳食时,这种益护细菌的交换现象并没有发生。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戈登已经从人体研究中得知,肥胖者肠道内菌体种类更少。他解释说,肥胖者肠道内“似乎有些潜在的细菌职能空缺位”,而在瘦人的体内并不存在这种现象。
果然,在仔细观察那些得益于细菌交换的老鼠后,发现了一种特定类型的细菌,这种细菌属拟杆菌族系, 如果老鼠饮食得当,这些细菌能够移动并进入肥胖鼠结肠内的那些空缺的生态位。
国立糖尿病、消化和肾脏疾病机构的遗传学与基因组学的一位项目主任,罗伯特·w·卡普将这项新研究告知纽约时报,“这些现象既奇怪又神奇。”
那么这些发现到了人类身上又会如何呢?对于特别难以治愈的腹泻疾病,医生有时会将健康人的粪便导入患者的小肠。一些科学家就猜想,将瘦人的排泄物移胖人体内,或许也能治疗肥胖。
戈登预见了一种可选的微创技术:确定最佳组合的肠道细菌,并且配合一个人的饮食,然后在无菌培养皿里,利用这项研究中的方法,培植这些细菌并将之转化成药丸。他估计这种尝试至少需要花五年的时间。
戈登说:“将来, 在评估食物的营养价值以及功效时,显然会考虑到我们发现的这些微生物群,食品的健康、营养将会是从人体内部到外部的,而不仅仅是由体外向体内。”(实习编译:叶秀金 审校:邱天华)
- 上一篇:肠道细菌或可助减肥
- 下一篇:肥胖威胁健康 易增加患癌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