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媒体1日报道说,德国今年5月共报告12例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自去年10月起,德国官方掌握的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总数达到56例。
德国《新奥斯纳布吕克报》援引德国疾病防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发言人的话说,5月报告的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即患者在外出旅行时感染了寨卡病毒。这名发言人表示,由于很多人感染寨卡病毒后症状温和,并未就医,所以未报告的病例“不在少数”。
除输入性病例外,德国今年4月还出现首例通过性传播的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推荐阅读:寨卡病毒蔓延 你了解多少
寨卡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传播,也可性传播。目前,寨卡病毒已在全球约60个国家和地区出现,美洲地区尤为严重。
人感染寨卡病毒后可能患上寨卡病毒病,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类似登革热的症状。绝大多数感染者症状温和,但孕妇需格外小心。研究显示,孕妇感染寨卡病毒与新生儿小头症和其他几种出生缺陷之间存在因果关联。
为避免寨卡病毒传播和不良妊娠出现,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建议,旅行者在从疫区回国8周内,应在发生性行为时采取安全措施或暂停性行为。如果计划怀孕的夫妻双方中的男方出现寨卡病毒感染症状,采取安全性行为或暂停性行为的时间至少应为6个月。
延伸阅读:防控重点还是控蚊防蚊
全世界吸血的蚊子有按蚊、库蚊和伊蚊三种。能传播乙型脑炎的库蚊和传播疟疾的按蚊多在夜间活跃,而传播寨卡病毒的伊蚊则在白天活动较多。因此,防控重点还应放在控蚊防蚊虫叮咬方面。
有些蚊卵能在无水的情况下存活长达一年,少量积水足以让蚊卵发育成幼蚊,成年雌性蚊子在叮咬寨卡病毒感染者后会携带该病毒,再通过叮咬他人传播病毒。源头防控、清理积水就显得格外重要。伊蚊在水缸、水盆、轮胎、花盆、花瓶等积水容器中繁殖,清除积水、翻盆倒罐,清除蚊虫孳生地可以预防寨卡病毒病流行,在发生疫情的地区要穿长袖衣裤,在身体裸露部位涂抹防蚊水、使用驱蚊剂或使用蚊帐、防蚊网等防止蚊虫叮咬。
世卫组织提醒,即使是白天睡觉,最好使用蚊帐,还应使用纱窗或关闭门窗防止蚊子进入室内。
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表示,寨卡病毒的传播和与之相关的小头畸形病症依然牵动着整个世界的注意力,但预防寨卡病毒的疫苗的面世至少还需要18个月的时间。
寨卡病毒疫苗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所谓的“减毒活疫苗”;二是“灭活疫苗”。第二种疫苗最有可能投入使用,因为后者对于怀孕妇女构成的风险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