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目前约有超过2000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需要治疗,其中至少有500百万人正在服用核苷类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教授今天提醒:非活动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处于免疫耐受期,一般不需要治疗,盲目抗病毒反而容易发生耐药。
他在此间举行研讨会上强调,乙肝治疗选择病人非常重要,医患应携手合作进行优化治疗,投入同样精力、时间和费用,可使患者获得最大的效益。优化治疗首先需严格筛选病人,只有病毒复制活跃,肝功能出现持续或间歇异常的慢性乙肝患者才需进行抗病毒治疗。盲目抗病毒,容易导致耐药提早来临。
庄教授称,无论是肝硬化还是慢性乙肝,坚持长期抗病毒治疗必须考虑延缓疾病进展、用药安全、治疗费用三个因素。选择药物要做到“三方兼顾”,不仅考虑短期疗效,更要追求“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几率”的终极目标,做好长期治疗的心理准备。今年发布的临床研究已发现,使用拉米夫定等核苷类药物治疗32个月后,可以把疾病进展减少55%,肝癌的发生率减少51%;个别患者早期肝硬化得到逆转。
他认为,随着治疗人群扩大、合并用药以及个体差异,药物不良反应会随之出现。为保障用药安全,除坚持定期监测外,还应尽量选择上市时间长、使用人群广、不良反应少的药物,尤其是肝硬化、儿童、孕妇这些特殊人群更需注意。
北京地坛医院蔡(日+告)东教授透露,在去年进行的对万名乙肝患者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六成患者月收入不足2000元人民币,治疗费用已成为巨大负担,他建议医生应选择患者至少承受使用2至3年的药物。他称,国内外多项临床试验证实,治疗24周就能有效预测疗效和耐药发生率。如果疗效理想,可继续单药治疗。如果疗效不理想,可加药进行联合治疗,提高病毒抑制率,减少耐药的发生。
- 上一篇:临汾市人民医院被撤销三级甲等资格
- 下一篇:深圳出台4项医改方案部分卫生服务将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