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每日邮报》8月31日报道,近日,英国一名6岁的自闭症男童引起了众人的注意,因为他有着将非食用物品撕碎并吃下的疯狂行为,甚至是家里的地毯、墙纸和床都曾被他啃食过。
据佐伊介绍,尽管哈里也在不断长大,但他无法和人沟通,同时也无法理解自己的所作所为,对玩具,甚至是摆弄电线、插头等危险物品也不感兴趣。佐伊表示,哈里在出生时看起来和正常小孩没有不同,但等哈里长大到10月大时,她发现了不妙的地方——哈里无法做坐起来。
今年2月份时,哈里被诊断出患有自闭症,最近才学会了走路,但遇上长距离的行程,只能依靠轮椅。佐伊说:“因为他喜欢撕东西吃,我感到很担心。有一次我在晚上去照顾他时,发现了他床周围都是床垫的碎片。我不敢带他去公园,因为我需要时刻注意着他将小石头等东西吃下。哈里也不会说话,只会哭,每次他不舒服我都只能带他去看医生。”
延伸阅读:自闭症儿童有哪些表现
(1)不会说话或语言障碍。患儿语言发育迟缓,主动说话少,时常缄默不语。有的患儿不理解别人的语言,不能与人交流。
(2)特殊依恋。患儿突然对人反应冷淡,但对某些无生命物体或小动物表示出特殊的兴趣,并产生依恋。
(3)患儿对人缺乏相应的情感体验。常避开别人的目光,缺乏眼对眼的注视,很少向远处望,面部常无表情。
(4)不与其它小朋友玩。患儿平时不愿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闻不问。
(5)适应能力差。有些患儿往往强烈要求保持现状,不肯改变其所在环境、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如反复不断要吃同样的食物,穿同样的衣服,做同样的游戏。
(6)3-4个月的时候就不容易笑或对外界逗引没有笑的反应,不认识父母。6-7个月时,对玩具不感兴趣。举高时身体僵硬或松弛无力,不喜欢将头依偎在成人身上。10-12个月时,对周围环境缺乏兴趣,行为刻板。拿着玩具不会玩,只是重复某一固定动作。与母亲缺乏目光对视。对声音刺激缺乏反应,不模仿动作,语言发育迟缓。21-24个月时,睡觉不稳,有时甚至通宵不眠。喜欢看固定不变的东西,有刻板的手部动作。肌肉松弛,常摔倒。缺乏目光对视,看人时只是一扫而过即转移别处。没有好奇感,对词语理解迟缓。
儿童孤独症的治疗以教育干预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因儿童孤独症患儿存在多方面的发育障碍及情绪行为异常,应当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采用教育干预、行为矫正、药物治疗等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措施。
一、教育干预。教育干预的目的在于改善核心症状,同时促进智力发展,培养生活自理和独立生活能力,减轻残疾程度,改善生活质量,力争使部分患儿在成年后具有独立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能力。
1、干预原则
(1)早期长程。应当早期诊断、早期干预、长期治疗,强调每日干预。对于可疑的患儿也应当及时进行教育干预。
(2)科学系统。应当使用明确有效的方法对患儿进行系统的教育干预,既包括针对孤独症核心症状的干预训练,也包括促进患儿身体发育、防治疾病、减少滋扰行为、提高智能、促进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训练。
(3)个体训练。针对儿童孤独症患儿在症状、智力、行为等方面的问题,在评估的基础上开展有计划的个体训练。对于重度儿童孤独症患儿,早期训练时的师生比例应当为1:1。小组训练时也应当根据患儿发育水平和行为特征进行分组。
(4)家庭参与。应当给予患儿家庭全方位的支持和教育,提高家庭参与程度,帮助家庭评估教育干预的适当性和可行性,并指导家庭选择科学的训练方法。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心态、环境和社会支持均会影响患儿的预后。父母要接受事实,妥善处理患儿教育干预与生活、工作的关系。
二、药物治疗。目前尚缺乏针对儿童孤独症核心症状的药物,药物治疗为辅助性的对症治疗措施。
1、基本原则
(1)权衡发育原则:0~6岁患儿以康复训练为主,不推荐使用药物。若行为问题突出且其他干预措施无效时,可以在严格把握适应证或目标症状的前提下谨慎使用药物。6岁以上患儿可根据目标症状,或者合并症影响患儿生活或康复训练的程度适当选择药物。
(2)平衡药物副反应与疗效的原则:药物治疗对于儿童孤独症只是对症、暂时、辅助的措施,因此是否选择药物治疗应当在充分考量副作用的基础上慎重决定。
(3)知情同意原则:儿童孤独症患儿使用药物前必须向其监护人说明可能的效果和风险,在充分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前提下使用药物。
(4)单一、对症用药原则:作为辅助措施,仅当某些症状突出(如严重的刻板重复、攻击、自伤、破坏等行为,严重的情绪问题,严重的睡眠问题以及极端多动等)时,才考虑使用药物治疗。应当根据药物的类别、适应证、安全性与疗效等因素选择药物,尽可能单一用药。
(5)逐渐增加剂量原则:根据儿童孤独症患儿的年龄、体重、身体健康状况等个体差异决定起始剂量,视临床效果和副反应情况逐日或逐周递增剂量,直到控制目标症状。药物剂量不得超过药物说明书推荐的剂量。
- 上一篇:当心抑郁症 如何对抑郁症说不
- 下一篇:女子产后抑郁掐死儿子 获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