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在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基础上设立的广东省皮肤病医院开业。这家公立三甲皮肤病医院还设立了全省首个同性恋特需门诊,为同性恋者提供免费且保密的HIV抗体筛查,并对各类性病进行诊治。
“同性恋门诊”不会直白标明
来看门诊的都是“男同”,没有一个“拉拉”
记者4日在位于广州市麓景路2号的广东省皮肤病医院一楼门诊大堂看到,就诊楼层指引上,并未直白地标明“同性恋门诊”,而是比较隐晦地称呼“STD特需门诊”,每周二、周四下午接诊。
“来看‘同性恋门诊’的,都是‘男同’,没有一个‘拉拉’(女同性恋)。因为‘拉拉’之间传染性病的概率非常小。”杨立刚介绍说,其实该门诊接诊时间也不限于周二、周四下午,一些常来看病的“男同”们与主治医生相熟后,哪个上班日来都可以。
据了解,同性恋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概率接近5%,梅毒等性病患病率达9%以上。来省皮肤病医院就医的同性恋病人,主要经由三个途径:一是患者自发前来的;二是由艾滋病主治医院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转介过来的。该医院与省皮肤病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后者发现艾滋病病人,就转介给市八医院医治;市八医院发现艾滋病病人或病毒感染者同时患有性病的,就转介给省皮肤病医院医治;三是一些同性恋社群组织将患病成员转介过来,比如“岭南伙伴”、“智行基金会”等就经常介绍病友过来看病。
广东同性恋文化比较开放包容
个别大学生视“男同”、“女同”为时髦
据介绍,同性恋门诊的坐班医生有近十名,他们对同性恋病人的态度很好,真正做到“零歧视”、“零敏感”,当他们是普通病人,因此获得了不少同性恋病人的信任,医患关系比较和谐,一些病友同医生成了朋友。医生们还不定期参加同性恋社群组织的活动或聚会,给他们讲解预防性病艾滋病的知识,并给他们发放一些特需用品。“其中,男用润滑油是较受他们欢迎的。”杨立刚说。
杨立刚是留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硕士“海归”,研究同性恋超过十年。他觉得,广东的同性恋文化比较开放包容,越来越多的同性恋者不惮于“出柜”(公开身份),社会上的人看他们也觉得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另有一些思想前卫的人主动承认自己是“基佬”,在性取向认同上比较张扬。“一些病人初次上门看病,就跟医生说我是‘基佬’。当然,也有部分人不承认自己是‘基佬’,但医生通过‘肛窥’检测,就明白他的性取向。每周二、四下午,来我们门诊看性病的人有三四十人,这其中有部分人是同性恋。每月统计下来,同性恋病人一月门诊量不下百人,这里面有数量不少的在校大学生。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杨立刚说。
杨立刚之说,与记者平常采访所掌握的情况相吻合。据记者了解,个别大学生视“男同”、“女同”为时髦,受日本所谓“耽美文化”的影响,校园中还存在不少“腐女”。
一部分“男同”换偶的比率较高
这个人群中性病、艾滋病高发也是不争的事实
“虽然当前社会越来越包容同性恋文化,但这个人群中性病、艾滋病高发也是不争的事实,并且患病率有不断走高的趋势,这是我们比较担忧的。” 杨立刚说。
为何“男同”是性病、艾滋病的高危人群?据分析,从生物学上讲,“男同”之间的性行为方式传播病毒的效率高。一部分同性恋“换偶”的比率也较高,记者了解到的一位“男同”曾有过500名以上“性伴”;从行为学上讲,同性恋者行为与知识分离,他们大多知晓使用安全套的必要性,但实际上真正使用安全套的人并不太多。
杨立刚呼吁提倡安全性行为,“男同”如发现患上性病,就要及早医治。有高危性行为者,要进行全面性病检查,因为一些性病通常无任何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