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保护部12日监测显示,京津冀、东北地区出现大范围重霾,2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
环保部环境监测司司长罗毅介绍,12日,东北地区3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哈尔滨、锦州等12个城市的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京津冀及周边地区5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济南、淄博等13个城市的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
12日整天,北京被笼罩在灰蒙蒙而潮湿的空气中,不见阳光。街上不少行人、快递员都戴着口罩。监测显示,当日19时,北京奥体中心周围PM2.5(细颗粒物)小时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216微克。
据了解,此次大范围重霾的原因主要是供暖期污染排放量大和不利气象条件影响,而霾散仍需等待大风。
罗毅表示,预计13日,东北地区大气扩散条件不利,大部分城市以中至重度污染为主。16-17日,大气扩散条件较好,大部分城市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就京津冀地区,预计13-14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扩散条件总体不利,加之空气相对湿度较大,污染物容易累积,区域内可能会出现空气重污染过程。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廊坊和衡水出现重度污染的可能性较大,17日扩散条件较好,北部和中部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南部以轻至中度污染为主。
就本次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重污染过程,环保部已要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做好空气重污染过程应对工作,进一步强化污染治理和环境监管,最大程度减轻空气重污染过程影响。
延伸阅读:空气污染有这些危害
1、危害人体
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疾病与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粘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
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很高时,会造成急性污染中毒,或使病状恶化,甚至在几天内夺去几千人的生命。其实,即使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不高,但人体成年累月呼吸这种污染了的空气,也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及肺癌等疾病。
2、对植物的危害
大气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对植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当污染物浓度很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急性危害,使植物叶表面产生伤斑,或者直接使叶枯萎脱落;当污染物浓度不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慢性危害,使植物叶片褪绿,或者表面上看不见什么危害症状,但植物的生理机能已受到了影响,造成植物产量下降,品质变坏。
3、影响气候
大气污染物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①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
从工厂、发电站、汽车、家庭取暖设备向大气中排放的大量烟尘微粒,使空气变得非常浑浊,遮挡了阳光,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减少。据观测统计,在大工业城市烟雾不散的日子里,太阳光直接照射到地面的量比没有烟雾的日子减少近40%。大气污染严重的城市,天天如此,就会导致人和动植物因缺乏阳光而生长发育不好。
②增加大气降水量
从大工业城市排出来的微粒,其中有很多具有水气凝结核的作用。因此,当大气中有其他一些降水条件与之配合的时候,就会出现降水天气。在大工业城市的下风地区,降水量更多。
③下酸雨
有时候,从天空落下的雨水中含有硫酸。这种酸雨是大气中的污染物二氧化硫经过氧化形成硫酸,随自然界的降水下落形成的。硫酸雨能使大片森林和农作物毁坏,能使纸品、纺织品、皮革制品等腐蚀破碎,能使金属的防锈涂料变质而降低保护作用,还会腐蚀污染建筑物。
在大工业城市上空,由于有大量废热排放到空中,因此,近地面空气的温度比四周郊区要高一些。这种现象在气象学中称作“热岛效应”。
经过研究,人们认为在有可能引起气候变化的各种大气污染物质中,二氧化碳具有重大的作用。从地球上无数烟囱和其他种种废气管道排放到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碳,约有50%留在大气里。二氧化碳能吸收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使近地面层空气温度增高,这叫做“温室效应”。经粗略估算,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25%,近地面气温可以增加0.5~2℃。如果增加100%,近地面温度可以增高1.5~6℃。有的专家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照2000年以后的速度增加下去,会使得南北极的冰融化加速,导致全球的气候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