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日,上海迪士尼乐园上演了一幕令人揪心的插曲:一名扮演跳跳虎的演职人员在花车巡游中突发中暑,突然晕倒在高温下的巡游路上。事发当时,上海气温超过35℃,气象台也已发布高温黄色预警。幸运的是,在游客和工作人员的合力救助下,演职人员在2分钟内被送医救治,目前身体状况稳定。
事件虽然已平安落幕,但却敲响了夏季防中暑的警钟。面对连日高温,大家不仅要关注自身健康,更要了解中暑的成因、表现以及紧急处理方式。
中暑到底是怎么回事?
简单来说,中暑是人体在高温环境中热量无法及时散出,体温持续升高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尤其是在潮湿、通风不良或穿着厚重服装的情况下,更容易导致热量蓄积,从而诱发中暑。
演职人员穿着厚重卡通服装,在高温下长时间工作,本身就是一个高危状态。而花车巡游多在户外进行,阳光直射,地面温度更是比气温高出数度,这种环境下极易发生热射病等严重中暑情况。
中暑有哪些类型?
中暑分为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其中重度中暑又包括以下几种:
先兆中暑:表现为头晕、乏力、心慌、大量出汗。
轻度中暑:除上述症状外,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体温升高。
中度中暑(热痉挛、热衰竭):可能伴有肌肉抽搐、血压下降、意识模糊等表现。
重度中暑(热射病):体温常超过40℃,可能迅速出现昏迷、多器官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跳跳虎晕倒,很可能是由于高温环境导致的热衰竭或热射病的前兆,处理不及时后果极其严重。
一旦出现中暑怎么办?
如果发现有人中暑,务必第一时间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迅速脱离高温环境,移至通风阴凉处。
解开衣物、降温,可用冷水擦身、湿毛巾降温,必要时用风扇辅助。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饮用淡盐水、运动饮料等。切忌狂灌冰水,以免引发胃痉挛。
若出现意识模糊、体温持续升高、呼吸急促等严重症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专业医护处理。
日常如何预防中暑?
避免长时间在户外活动,尤其是上午11点到下午3点这段时间。
多喝水,主动补水,即便不渴也应适量饮水,补充体液。
选择清淡饮食,如西瓜、黄瓜、绿豆汤等食物有清热解暑功效。
衣着应以轻薄、透气为主,避免深色、厚重衣物。
关注高温预警信息,及时调整户外活动安排。
空调、风扇使用要得当,避免冷热交替造成身体不适。
每年的夏天,都是中暑高发期。高温不是小事,不仅仅是热,更可能悄悄危及生命。跳跳虎晕倒的画面固然令人心疼,但更应该成为公众警醒的契机。无论是工作还是出行,健康永远要放在第一位。对个人来说,要学会识别和预防中暑;对机构而言,更应在人性化安排和安全措施上下功夫,才能让夏天少一分隐患,多一分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