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楚雄一家本地公司推出了一款“见手青可乐”,一上市就引发网友围观,社交平台播放量已超33万。不少人调侃:“喝的时候要不要配点大蒜?”还有人半真半假地问:“喝完是不是能看见小精灵?”
据报道,这款可乐外表看起来和普通可乐区别不大,只是在包装上印有几朵菌子图案,还配有五彩斑斓的线条,看起来有点“迷幻风”。而里面添加的“秘密武器”,正是云南著名的野生菌——见手青。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见手青?这种菌子为什么会让人“联想到幻觉”?放进可乐里喝了真的安全吗?
我们一起来科普一下。
什么是见手青?
见手青,又叫青头菌、绿头菌,学名“铜绿乳菇”,是云南最有名的野生菌之一。它肉质鲜美、菌香浓郁,是很多云南人餐桌上的“顶流”。但它也有一个特殊之处: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中毒。
它的名字“见手青”,来源于它的一个特点——切开或触碰后会很快氧化变蓝甚至发绿,颜色变化肉眼可见,非常特别。这种“变色”虽不意味着剧毒,但确实说明它含有某些容易引发人体反应的物质。
在云南,有人把见手青形容为“吃对了是人间美味,吃错了直接看星星”。因为确实有人因食用未熟或未处理好的见手青,出现了头晕、呕吐、甚至轻微幻觉等中毒症状。
放进可乐里安全吗?
这就是大家最关心的:喝这种“加菌可乐”,会不会像吃不熟的见手青一样中毒?
根据这款见手青可乐的创始人张鼎介绍,产品制作过程是安全可控的。他们将牛肝菌切片后,在200℃高温下烘烤、再熬煮20小时并萃取,只保留风味,不保留毒素。通过这一系列加工处理,大部分有毒成分已经被破坏或去除。
简单来说,这不是把新鲜见手青“泡”进可乐里,而是用经过充分热处理的野生菌萃取物来调味。从食品安全角度来看,只要正规厂家按标准生产,加工得当,喝了是不会中毒也不会“看小精灵”的。
结语:猎奇可以,安全第一
这瓶9.9元的“菌子可乐”看起来确实新奇,也充满了云南地域文化的味道。从食品创新角度讲,确实是一次有趣的尝试,也让更多人通过猎奇产品了解云南菌子文化。
但科普也要跟上:见手青再美味,处理不当照样有毒。喝菌子可乐虽然不会“飘”,但随意吃新鲜野生菌,是真的有可能飘进医院。
所以,尝鲜可以,但别“硬吃”;新奇可以,但别“迷信”。至于“能不能看见小精灵”?放心吧,你看见的最多只是“菌子味的气泡”,而不是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