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报道),四川遂宁,一家三口误食野蘑菇中毒入院,父亲担心有毒让狗先试吃,见狗没事才敢吃,食用后约两三个小时家人开始呕吐,经洗胃、输液后不适症状才慢慢消退。
食用野生蘑菇的注意事项及安全指南
一、采摘与购买安全
1. 不随意采摘
避免风险品种:不要在野外采摘不熟悉的野生蘑菇,尤其是霉变、幼小或形态怪异的品种。部分有毒蘑菇与无毒品种外形相似,仅靠肉眼难以辨别。
警惕高风险特征:
菌盖鲜艳(如红色、橙色、荧光色),表面有鳞片或斑点。
菌褶呈游离状态(如毒蝇伞),菌柄有菌托或菌环(如鹅膏菌)。
折断后渗出特殊颜色汁液(如乳白色、深色液体)。
2. 谨慎购买渠道
选择正规来源:优先在农贸市场或超市购买,避免路边摊贩的来源不明野生蘑菇。
检查外观质量:
避免颜色异常鲜艳、形态怪异或有刺鼻气味的品种。
确认无虫蛀、腐烂或霉变现象。
二、加工与食用规范
1. 加工要求
单独处理:不同种类的野生蘑菇不要混合加工,以防化学反应产生毒素。
彻底烹饪:
必须炒熟煮透,避免凉拌、生食或烧烤。部分毒素(如鹅膏毒素)即使高温也无法分解。
推荐烹饪方法:先蒸或煮10-15分钟,再翻炒至完全熟透。
控制食用量:每次食用量不超过100克,降低中毒风险。
2. 食用禁忌
避免饮酒:食用野生蘑菇时不要饮酒,酒精可能加重毒素吸收或引发更严重反应。
特殊人群禁食:老人、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有基础疾病者应避免食用,因其对毒素耐受性低,中毒后果更严重。
三、中毒应急处理
1. 立即行动
催吐: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等症状时,立即用浓茶或温水刺激咽喉催吐,尽量排出胃内容物。
保留样本:务必保留剩余蘑菇样本,供医疗人员鉴定。
2. 及时就医
拨打急救电话:立即拨打120或前往医院,告知医生食用野生蘑菇的情况。
医疗措施:
洗胃、导泻以清除体内毒素。
根据毒素类型使用特效药物(如阿托品治疗毒蕈碱中毒)。
补液、呼吸支持等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