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夏季,人们总会讨论小暑和大暑哪个更热。小暑时节,天气渐热但还未达极致;大暑则处于一年中最热阶段。究竟谁更胜一筹?我们从不同角度对比,为你揭晓答案。
气候特点对比
小暑气候特点:小暑一般在每年7月6-8日交节,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05°。它意味着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的时候。小暑时节,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总体来说,小暑的热是一种逐渐升温、湿热交织的状态。
大暑气候特点:大暑在每年7月22-24日交节,太阳黄经为120°。大暑所处的时期通常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也是喜温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这个时候,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于高温酷热天气,常常会出现40℃的高温天气。同时,大暑也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有谚语说“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意谓在夏天午后,闪电如果出现在东方,雨不会下到这里,若闪电在西方,则雨势很快就会到来,要想躲避都来不及。
平均气温对比
小暑平均气温:从小暑期间的平均气温来看,我国南方地区平均气温一般为26℃左右,各地也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北方地区平均气温相对南方略低,但也能达到20-25℃左右。小暑时,昼夜温差相对还比较明显,早晚可能会稍微凉爽一些,不会让人一直处于炎热的煎熬之中。
大暑平均气温:大暑期间,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南方地区平均气温普遍在28℃以上,有些地区甚至能达到30℃左右。北方地区平均气温也会升高到25℃以上,而且高温持续时间较长,昼夜温差明显缩小,夜晚的气温也居高不下,人们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仿佛一直被包裹在一个巨大的蒸笼里。
极端高温情况对比
小暑极端高温:小暑时虽然也会出现高温天气,但极端高温的情况相对较少。在南方一些地区,偶尔会出现35℃以上的高温,但持续时间一般不会太长。北方地区出现极端高温的概率更低,通常只有在一些特殊的年份或局部地区才会有短暂的高温天气。
大暑极端高温:大暑期间是极端高温天气的高发期。在我国南方的一些“火炉”城市,如重庆、武汉、南京等,经常会出现40℃以上的高温天气,并且这种高温可能会持续数天甚至数周。北方部分地区在大暑时也可能会遭遇极端高温的侵袭,高温天气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健康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综上所述,通过对气候特点、平均气温和极端高温情况等多方面的对比,可以清晰地看出,大暑比小暑更热。小暑时天气开始炎热,是一种渐进式的升温,且昼夜温差相对较大,还有些许喘息的机会;而大暑则处于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平均气温更高,极端高温天气频繁出现,昼夜温差小,让人时刻都感受到酷热的煎熬。不过,天气情况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在不同年份的小暑和大暑期间的炎热程度也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总体而言,大暑的炎热程度通常要高于小暑。在这两个节气期间,人们都要注意做好防暑降温措施,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活动,预防中暑等疾病的发生。
- 上一篇:2025年大暑是几月几日?想知道的看这里
- 下一篇:大暑节气怎样养生?这些方法很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