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压力大容易患上糖尿病,还有生过巨大儿的女性及低体重初生儿、“梨形”身材、吸烟喝酒、等都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今天是第18个“世界卫生日”,今年的重点是“应对糖尿病”。据统计,2010年我国成年人中约有1.139亿糖尿病患者。世卫组织预测,到2030年,糖尿病将成为第七项主要死亡原因。专家提醒,糖尿病的高危因素,除了年龄、肥胖、遗传、饮食、“三高”等因素,生过巨大儿的女性及低体重初生儿、“梨形”身材、吸烟喝酒、精神压力大、情绪波动大、缺乏体育锻炼都是危险因素,尤其是腰围≥90cm的男性、腰围≥80cm的女性更容易成为糖尿病的“后备军”。
发病机制:胰岛素调节不了血糖
“尽管糖尿病至今仍被认为是终身性疾病,但相当部分的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还是可防可控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陈小燕介绍,糖尿病是遗传因素与多种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当胰腺中的胰岛细胞产生不了足够的胰岛素,或者人体无法有效利用所产生的胰岛素时,就会发生糖尿病。
“胰岛素是一种调节血糖的荷尔蒙,又被称为‘长寿激素’,能够给予生命所需的能量。”陈小燕说,如果胰岛素失去对血糖的调节作用,我们吃进去的“糖”不能进入细胞作为能量消耗掉,就会大量蓄积在血液中,长期高血糖会严重损害身体各器官,造成心脏病、中风、神经损伤、肾衰竭、失明、阳痿、肿瘤以及各种感染及截肢等。
9类人容易患上糖尿病
糖尿病虽被称为终身性疾病,但在早期阶段是可以逆转的,因此,提早发现糖尿病的风险很有必要。
1.年龄在45岁以上。
2.家人中有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父母、兄弟姐妹等有血缘关系的人患有糖尿病,风险肯定会增加,这与基因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夫妻之间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由于有着共同的生活习惯,也可能成为危险因素。
3.肥胖。特别是“肚大腿细”的人,风险会增高。如果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0cm,说明脂肪可能已经在内脏和皮下堆积,它会阻止胰岛素的降糖作用,这种人往往更容易成为糖尿病的“后备军”。
4.生过巨大儿的妇女以及低体重的初生儿。
5.吸烟及酗酒者。
6.精神压力大、情绪波动大。精神的压力以及情绪的波动会影响到体内某些激素的分泌水平,造成内分泌紊乱。
7.缺乏体育锻炼者。
8.代谢综合征(高体重、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患者。
9.长期高热量饮食者。
如何预防糖尿病
1.远离塑料产品:《糖尿病治疗杂志》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血液中的邻苯二甲酸盐能增加患糖尿病的几率。而大量的塑料制品被发现含有这种化学成分,包括建筑材料、包装袋、玩具、化妆品等。因此,最好尽量远离这些物品,如果不能避免,也要注意勤洗手、保持室内经常通风。
2.经常站起来走动:有研究对体重超标的中年人进行了调查,发现和那些不做任何运动的人相比,如果坐了三四个小时后站起来走动两分钟的话,身体能够更好地控制餐后葡萄糖和胰岛素水平,而这会对动脉及心脏起到保护作用。工作中,不妨每30分钟休息一会儿,站起来去接杯水,或者站着开会、讨论项目。
3.每天吃乳制品:《营养学杂志》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吃低脂奶制品较多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要比一般人小,这一举措,会让体重偏重的人受益更多。研究者推测,乳制品中的某些蛋白质能够提高胰岛素分泌,此外,乳制品中的维生素D、钙和镁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能降低患糖尿病的几率。养成爱吃乳制品的习惯,还会让人少吃甜食等不健康的饮食。
4.多吃“杂”粮:英国剑桥大学新陈代谢科学研究院的科学家建议,饮食多样化是减少糖尿病患病率的有效预防措施之一。他们发现,食用水果蔬菜最多的人(大概每天6份)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要比食用最少的人低21%。最好保证每餐吃一种水果或蔬菜,并且每天变换花样,或用不同的方法烹饪。
5.把下午茶的甜点换成蛋白质:下午三四点时,人们很容易犯困,此时,多数人习惯吃点甜点。而英国剑桥大学的科学家们建议,此时补充蛋白质效果更好,比如鸡蛋白、全麦面包、金枪鱼等。它们含有的氨基酸不仅能够刺激“唤醒”脑细胞,让你更加精神焕发,而且在不经意间,有效减少了糖类和脂肪的摄入。
6.健康减肥:如果想减肥,请从现在开始行动,别等着体重自己减掉。请善意地看着镜子中的自己,找到你想要改变的部位,不断肯定自己的努力,从而增加信心,而不要“三天打渔、两天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