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则新闻令人痛心:妈妈待产二胎时,5 岁大宝在家发烧。孩子由爷爷奶奶看护,虽服用退烧药但体温不降,送医后两次惊厥,经三小时抢救无效离世。孩子爸爸愧疚表示,5 天未照顾孩子,多希望孩子只是睡着了。这起悲剧给无数家庭敲响警钟,儿童发烧看似常见,却可能隐藏着致命风险,以下这些关键信息家长一定要牢记。
很多家长觉得发烧是小毛病,扛一扛就过去了,却不知道发烧本身不是疾病,而是身体对抗感染、炎症等异常情况的 “警报信号”。儿童体温调节系统还没发育成熟,一旦受到病毒、细菌侵袭,体温容易快速升高,若持续高烧不退,可能引发脱水、电解质紊乱,严重时还会损伤神经系统。尤其是 3 - 6 岁的孩子,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高烧可能诱发惊厥,这也是新闻中孩子出现的危险情况。
医学研究显示,儿童惊厥的发生率约为成人的 10 - 15 倍,其中 6 个月至 5 岁是高发期。那么什么是惊厥呢?简单说就是孩子高烧时突然出现的抽搐症状,可能表现为四肢僵硬或抖动、眼神发直、嘴唇发紫、失去意识等,持续时间从几秒到几分钟不等。根据临床数据,约 70% 的惊厥发作会在 5 分钟内自行停止,但也有少数情况会发展为持续状态,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惊厥会慌了手脚,但此时千万不能乱了阵脚,错误的处理方式可能会造成二次伤害。比如强行按压孩子抽搐的肢体,可能导致骨折或脱臼;将手指或硬物塞入孩子口中,反而会阻塞气道引发窒息。正确的做法是:立即让孩子侧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保持周围环境安全,移除尖锐物品;记录发作开始和结束时间,若超过 5 分钟仍未缓解,必须立刻拨打 120。需要注意的是,惊厥本身不是疾病,而是高烧引发的紧急症状,若处理不及时,可能导致缺氧,损伤大脑。
当孩子高烧不退时,家长要做好这几点:首先,正确测量体温,建议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腋下温度,测量前需擦干汗液并保持 5 - 10 分钟。儿童腋下温度超过 38.5℃,就需要及时服用儿童专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混悬液,服药时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或医嘱,根据年龄和体重控制剂量,避免过量用药。同时要注意,两种退烧药不能交替使用,以免增加肝肾负担。
其次,服药后多给孩子喝温水,补充水分,防止脱水,同时可以用温水擦拭额头、颈部、腋下等部位辅助降温。这里的水温建议控制在 32 - 34℃,擦拭时间以 10 - 15 分钟为宜。切忌用酒精擦身,因为儿童皮肤薄,酒精易通过皮肤吸收引发中毒;也不要捂厚被子 “捂汗”,这会导致体温进一步升高,加重病情。
最重要的是,若孩子高烧超过 24 小时不退,或出现精神萎靡、嗜睡、呕吐、呼吸急促、手脚冰凉等情况,一定要立即送医,不要拖延。这些症状可能预示着脑膜炎、肺炎等严重疾病。研究表明,伴有头痛、颈部僵硬的高热,脑膜炎风险会增加 30%;而持续呕吐超过 3 次,可能是颅内压升高的危险信号。
儿童身体娇嫩,任何看似轻微的症状都可能暗藏风险。家长要时刻留意孩子的身体变化,尤其是在无人全程看护的情况下,更不能忽视发烧等异常情况。这起悲剧也提醒我们,照顾孩子容不得半点侥幸,及时发现、科学处理,才能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本文仅为健康科普,旨在传播医学知识,不作为诊疗依据。如有疑问,可以点击在线咨询。
- 上一篇:普通感冒与流感如何区分,从5个典型表现就能辨明
- 下一篇: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