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边不少人都 “中招” 了,去医院一看,大多是甲流惹的祸。甲流到底是什么?它的症状和普通感冒有啥不一样?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
甲流,全称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每年的冬春季节都是甲流的高发期,传染性极强,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比如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来的飞沫,一旦被健康人吸入,就容易被感染。而且,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
甲流的症状通常比普通感冒要严重得多。一般来说,感染甲流后,潜伏期为1-7天,多为1-3 天。初期症状和普通感冒相似,可能会出现发热、咳嗽、流涕、鼻塞、咽痛等症状。但甲流的发热往往比较明显,体温可高达 39℃甚至更高,而且持续时间较长,一般会持续3-5天。相比之下,普通感冒的发热通常在 38℃左右,持续1-2天就会有所缓解。
除了发热,甲流还会伴有一些全身症状,比如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很多患者会感觉全身没力气,肌肉像被打过一样酸痛,连走路都觉得费劲。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这在儿童患者中更为常见。而普通感冒一般很少出现明显的全身症状,胃肠道症状也比较少见。
需要注意的是,少数患者病情会迅速进展,并发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特别是儿童、老年人、孕妇以及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甲流后更容易出现重症,所以这些高危人群一旦出现疑似甲流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甲流,应尽快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等,以明确诊断。一旦确诊,应遵医嘱进行治疗。目前,针对甲流的治疗主要是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等,早期(发病 48 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同时,患者要注意休息,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防止交叉感染。
预防甲流,关键在于做好个人防护。平时要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 “七步洗手法” 揉搓双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饭前便后。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手肘等遮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果必须前往,最好佩戴口罩。此外,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甲流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建议每年流感季节来临前,尤其是高危人群,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甲流虽然来势汹汹,但只要我们了解它的症状,做好预防措施,及时就医治疗,就不必过于恐慌。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度过这个流感季,拥有健康的身体!
- 上一篇:牙痛怎么办?快速止痛小妙招,帮你缓解疼痛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