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洋)海蜇、油条、油饼、麻花、馒头,这些我们日常食用的食品中,含铝食品添加剂含量较多,特别是铝残留量较高的海蜇,长期大量食用的话,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昨天上午,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获悉,长期食用馒头、油条、膨化食品等已导致我国不少北方居民及14岁以下青少年每周膳食含铝摄入量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每周耐受摄入量。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昨天上午举办“控铝”开放日活动。开放日中,评估中心副研究员马宁表示,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制定的铝的“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为2毫克每公斤体重的标准,一个60公斤重的成年人每周吃进去120毫克铝不会导致铝的蓄积并引起健康损害。
但对于我国的高食物量消费者、爱吃面食的北方地区居民和膨化食品食用量较大的14岁以下儿童等三类人群,通过摄入含铝添加剂食品已导致铝摄入量超过临界值,具有较高的健康风险,需予以重点关注。
研究显示,铝可导致运动和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并会影响儿童智力发育,可影响雄性动物的生殖能力和抑制胎儿的生长发育。马宁表示,尽管当前并无报告提示一般人通过食物途径摄入的铝会引起急性中毒,吃进去的铝如果只是偶尔超量,并非持续超出标准水平,也不会影响健康。但为进一步降低风险,仍需保持均衡饮食,以免因偏食而摄入过多的铝。
据介绍,食物中的铝主要来源于含铝食品添加剂,包括作为膨松剂用于面制品;作为固化剂用于海蜇加工;作为抗结剂用于面粉中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铝含量较高的食品可能包括海蜇、油条、油饼、粉条、麻花、馒头等使用含铝添加剂制作或加工的食品。
对此,专家建议,成年人少吃一个馒头,铝的摄入量就可减少0.19毫克每公斤体重,而儿童如果少吃一袋薯条薯片,铝的摄入量也能减少0.07毫克每公斤体重。此外,在购买食品时,消费者也可通过阅读外包装标签,了解食品中是否添加了含铝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