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非洲南苏丹,一架俄制货机从首都朱巴机场起飞后约800米坠毁,至少41人死亡,有2人生还。据悉,该机为运送联合国人员和物资的货运飞机。据报道,目击者称看到飞机坠毁后,尾翼等部位散落在白尼罗河岸。警员在现场找到两名生还者,其中一人是婴儿被救出。
延伸阅读:飞机失事如何自救
飞机失事如何自救?这是一个相当难以回答的问题。一次飞行可以划分为起飞、初始爬升、爬升、巡航、下降高度、开始进场、最后进场、着陆8个阶段。以1.5飞行小时的航段来说,每个阶段在整个飞行过程中所占的时间比例不同,发生事故的几率也不相同。总的说,起飞和着陆占总飞行时间的6%,但事故几率却高达68.3%,所以有“黑色10分钟”之说。
飞机上有保命座椅吗?
英国民航局委托、由格林威治大学实施的研究显示,飞机上逃生可能性最大的座位是对着紧急出口的那排座位和紧急出口前面及后面的一排座位。最危险的座位是距离紧急出口6排和更远的座位。该研究表示:坐在飞机前面的乘客,从火灾中安全逃生的可能性是65%,而坐在飞机后面的乘客逃生的可能性仅为 53%。坐在过道里的乘客从火灾中安全逃生的可能性是64%,而其他乘客在这种情况下安全逃生的可能性仅为58%。
起降“黑色10分钟”
乘坐飞机旅行对现代人来说已是越来越平常的选择,但由于飞行在天空这块人无法掌控的区域,人们潜意识中不免认为飞机是一种很危险的交通工具。
事实如何呢?据国际民航的统计,航空仍是远程交通最安全的方式,飞机失事几率远小于其他交通工具而且它正变得越来越安全。30年前,重大事故的发生率为每飞行2.24亿公里一次,如今是22.4亿公里才发生一起重大事故,安全性提高了十倍。换一个说法来计算的话,可以这样比方,一个人每天坐一次飞机,要3223年才遇上一次空难。全球累计空难丧生的人数还不及全球3个月内死于车祸的人数。
但飞机失事常在瞬间,如果在高空,除非能顺利迫降,否则一旦坠毁往往同时引发爆炸,旅客生还的几率极小。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空难的后果又是最严重的。但不少对逃生常识一知半解的旅客怀有侥幸心理,对起飞前空姐的演示和机上的逃生手册视而不见,一些惯坐飞机的旅客对逃生设备的使用方法也不熟。
所谓飞机的“黑色10分钟”,是指绝大多数空难都发生在飞机起飞阶段的3分钟与着落阶段的7分钟。但事故一旦发生,留给机上旅客的逃生时间远没有3分钟、7分钟这么长。业内人士认为,失事后一分半钟内是逃生的“黄金时间”。此时无论是一个常识的错误或是设备使用的不熟练都足以致命。
应对三种形式空难
1、高空解体:在空中永远要系紧安全带
如果遇到高空解体的状况,不论坐在飞机的哪一个部位,生还希望都很渺茫,如2009年6月的法航A330空中解体,机上228人全部遇难。
即便生还的几率渺茫,也要在空中系好安全带。不然的话,飞机尚未坠地,在空中翻滚的过程中,乘客就已经在机舱中被来回撞击丧命了。
2、起飞失事:数数座位离紧急出口差几排
起飞后失事有可能是因为飞机出现故障或遭遇恶劣天气。如果出现故障却没有爆炸起火,机上乘客有可能全部获救;如果遭遇恶劣天气特别是从空中下降到地面的气流,飞机就会坠毁。比如2010年1月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波音737迎着狂风暴雨起飞,不久就坠落地中海,无人生还。
无论哪种原因,乘客在起飞前应观察紧急出口在哪里,尽量数一下从你这排座位到出口那排座位之间有多少座位,这样即使看不见,你也能知道什么时候赶到了紧急出口位置。
3、降落坠毁:保持冷静赶快逃离残骸
一般飞机在降落时头稍低,这时机头最容易遭到撞击,机尾则完好无损,这种状况下,坐在机尾的座位是最安全的。比如此前的利比亚空难,机身完全粉碎,只有机尾基本保持完整。一些专家认为那名幸存的男童应该是坐在机尾部分。只要所坐位置没有发生撞击和爆炸,乘客在保持头脑冷静的情况下,尽快远离残骸,生还几率最大。
事故瞬间反应要快
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迎面一辆汽车飞驰而来,我们当中很多人脑中瞬间一片空白,下意识的反应不是马上跳开,而是僵立原地等着车子撞。这种“来不及反应”,是人面对突发事件的正常反应,飞机爆炸前,机上旅客坐以待毙的事也确有记录。因此旅客首先要锻炼自己的是第一时间跳出大脑空白状态,冷静地作出选择。
如果飞机正在紧急迫降,要按乘务员的指示采取防冲击姿势:小腿向后收,头部前倾尽量贴近膝盖。这个姿势可以降低旅客被撞昏或者脊椎受伤的风险。有婴儿的父母不要把婴儿抱在怀中,因为婴儿可能在冲击下被抛离;且坠机时父母往往身体前倾,压住孩子。
飞机成功迫降后,旅客要立刻解开安全带逃离。下一步就是尽快离开飞机。如果有空乘人员组织疏散,一定要听从安排,一股脑儿地涌向出口极有可能堵死求生通道。
成功离开飞机后,哪怕担心机内的家人,也不要留在飞机附近。飞机即使不爆炸,也会因为燃烧产生有毒气体,旅客应马上跑到飞机残骸的上风头。
- 上一篇:低价药涨价百倍 病人吃不起
- 下一篇:山西太原遭遇雾霾袭城 防霾有八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