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一早,合肥市民刘女士领着孩子到安徽省儿童医院儿保科求诊。“眼看就要开学了,昨天带她去买书包文具回来的路上,女儿突然抱着我哭:‘妈妈,我不想上学了’。”和孩子爸爸苦劝一晚无效后,不得以才带孩子来儿童医院看心理医生。经医生细心询问,小姑娘才道出实情,原来她是嫌弃自己太胖了,“男同学都叫我‘胖冬瓜’,我不想上学,不想见到他们。”
10岁的小娟,身高1.4米,体重56公斤。超出该年龄段女孩标准体重30多斤,看起来的确比同龄的小姑娘“大一号”。在医生诊室里,小姑娘用哭声发泄了自己的情绪:“哥哥姐姐也说我胖,同学们也说我胖,我喜欢跳舞,但是班级里的舞蹈队因为我胖,即使我主动报名了也没有选我,我觉得大家都不喜欢我,上学真没意思。”这时,孩子的妈妈才知道,原来是肥胖让女儿产生了强烈的自卑厌学情绪。
肥胖容易引起心理障碍
“长期以来,不少家长都陷入了一个误区,总认为孩子长得胖嘟嘟的很可爱,是健康的标志,其实,肥胖给儿童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安徽省儿童医院儿保科副主任医师刘亦芳表示,肥胖的孩子因为常常受到同学们的讥笑而更容易出现自卑、胆小、焦虑、厌学等心理障碍。
此外,肥胖还会带来一些身体上的问题。比如运动功能较差,容易出现膝外翻或内翻,关节长期负重,出现下肢或关节疼痛;肥胖致使脂肪在脑组织堆积过多,易导致智力水平降低,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较差;同时肥胖儿因常食入过多的脂肪和热能,有可能导致性早熟和高血压;由于脂肪蓄积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心脏的舒张和肺功能,还可以导致小儿脂肪肝,和一些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儿童肥胖不仅影响其现阶段的生活、学习和健康,也是培养成年疾病的温床,埋下成年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祸根。
刘亦芳介绍,想要知道孩子是否超重,可以根据身高体重指数(BMI)计算孩子的肥胖程度,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BMI指数小于25为正常,大于25为超重,若大于28即为肥胖,应引起重视。
儿童有3个阶段容易肥胖:1至3岁的婴幼儿期,六七岁的学龄期,以及10至18岁的青春期。
肥胖的发生分为两大原因: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继发性肥胖是由于各种器质性疾病导致,如内分泌、遗传代谢病等;单纯性肥胖主要与生活方式有关,由于热量摄入过多,而消耗过少所致。就目前临床数据来看,单纯性肥胖占儿童肥胖的95%至97%。
儿童的减肥“法宝”
“持之以恒的培养良好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是儿童减肥的两大‘法宝’。”刘亦芳介绍,积极调整饮食结构,日常生活中多给孩子吃蔬菜水果,避免高糖、高脂肪及高热量的饮食。不要吃零食,如糖果、饮料、点心、饼干、核桃、油炸食物、花生、瓜子等。尽量控制摄入肉食和碳酸饮料。此外,适量的运动对减重非常有效。由于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娱乐产品的普及,很多孩子将时间消耗在这些娱乐产品中,身体活动减少,户外活动也很少,这也是导致孩子肥胖的一个因素。家长应建议孩子多运动,特别是增加一些户外运动,若诊断为肥胖,应在医生指导下完成每天的运动量,养成运动规律,对减肥及健身都有帮助。
延伸阅读:儿童减肥三不宜
一、不宜学成人节食
儿童时期是生长发育最快也是最关键的时期,必须有足够的糖、蛋白质、维生素、钙、铁等营养物质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帮助孩子减肥绝对不能过分限制孩子的饮食。另外,成人可以采用的手术去脂、药物减肥等,孩子都不宜使用,因为这些方法有可能影响生长发育。
二、不宜快速减肥
孩子从正常体重长成肥胖,一般要经过数月或数年,在此过程中,身体的各个器官,譬如心、肺、肾脏等,都逐渐适应了体重比较高的状况。如果短期快速减肥,减去的只是身体的水分,同时却会产生两方面的不良后果:
1、身体水分的快速丢失,会使心、肺、肾脏等器官一时难以适应,容易出现循环系统的问题以及肾功能损害,甚至会增加成年后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2、这种减肥方式难以持久,一旦稍有松懈,体重会迅速反弹,不但对健康不利,还会使孩子丧失信心。
因此,父母要做好打“减肥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另外,孩子的身高在不断增长,只要能保持体重不增或缓慢增加,便达到了减肥的效果。
三、不宜忽视孩子的感受
专家认为,孩子情感方面的问题会影响体重。就像很多成年人在感觉苦闷、压抑时会依靠食物来减轻压力一样,来自学业的压力、家庭关系紧张、觉得被父母忽视、感到孤独、与同学们关系不融洽等,都会使孩子倾向于贪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