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链接,立即申领3600元育儿补贴!”当这样的短信出现在手机里,你是否会心动?2025年8月,随着国家育儿补贴政策正式实施,不法分子趁机以“发放补贴”为名实施诈骗。云南昭通、福建漳州等地已有多人报案,受害者因点击虚假链接、填写银行卡信息而遭受财产损失。警方提醒:凡主动联系要求“领取补贴”的,均为诈骗!
一、诈骗套路解析:三大手段需警惕
1. 假冒官方发送短信:诈骗分子冒充卫健委、财政局等部门,发送含虚假链接的短信,声称可“快速申领育儿补贴”,诱导点击链接并填写个人信息及银行卡信息。
2. 伪造政府网站:制作高仿“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或地方卫健委网站,设置“育儿补贴申领”窗口,要求输入身份证、银行卡号及验证码等信息。这类网站界面与官方极其相似,但网址存在细微差异(如多一个字母或少一个横杠)。
3. 制造紧张氛围:在微信群、QQ群发布“育儿补贴快速申领”“过期视为放弃”等虚假信息,通过“名额有限”“最后三天”等话术诱导群众,甚至要求“缴纳保证金”或“手续费”。
二、防骗指南:牢记“三不一会”原则
1. 不点击陌生链接:凡是通过短信、社交平台发送的“补贴领取”链接或二维码,一律不点击、不扫描。官方申领需通过省级政务服务平台或支付宝、微信等官方小程序。
2. 不泄露个人信息:绝不向任何平台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验证码等信息,更不进行人脸识别或屏幕共享操作。政府绝不会通过私人链接搜集信息。
3. 不轻信“限时优惠”:所有声称“名额有限”“过期作废”的信息均为诈骗。育儿补贴为常态化政策,符合条件者均可按规定申领。
4. 会辨别官方渠道:正规政府网站域名后缀为“.gov.cn”,申领需通过支付宝、微信官方小程序或各地政务服务平台。线下可到婴幼儿户籍地乡镇、街道办理。
三、正规申领方式:线上与线下双渠道
1. 线上申领步骤:
• 打开支付宝或微信,搜索“育儿补贴”进入官方小程序;
• 填写婴幼儿出生时间、户籍等信息,系统自动计算补贴金额;
• 提交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簿等必要材料,等待审核发放。
2. 线下申领方式:因特殊原因无法线上申领者,可携带婴幼儿户口簿、出生医学证明等材料,到户籍地乡镇或街道办事大厅办理。
3. 注意事项:
• 补贴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直至年满3周岁;
• 2022年1月1日后出生的符合条件的婴幼儿均可领取;
• 如遇可疑情况,立即拨打110或96110举报。
结语:
从诈骗套路(假冒官方、伪造网站、制造焦虑)到防骗秘诀(不点链接、不泄信息、辨别渠道),再到正规申领路径(线上小程序、线下街道办),保护育儿补贴的安全需要公众与政府的共同努力。记住:惠民政策不会“主动上门”,凡索取个人信息或费用的都是骗局。唯有保持警惕、理性判断,才能让温暖政策真正惠及每个家庭!
- 上一篇:儿童指纹水杯是真靠谱还是智商税?测评后发现真相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