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的张先生因连续三天食用冰箱中的剩饭而住进了ICU,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张先生今年61岁,平时勤俭节约,经常把剩饭剩菜留到冰箱里,甚至有时会食用一两天前的食物。尽管他一直没发现问题,但这次吃剩饭后,他出现了肚子疼、头痛、发烧等症状,甚至晕倒,最终被送进医院ICU。
经过郑州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赵晟的检查,张先生被确诊为李斯特菌相关的化脓性脑膜炎。李斯特菌是一种耐寒的细菌,它可以在冰箱中繁殖,尤其是在未经过充分加热的剩饭剩菜中。免疫力较弱的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孕妇和新生儿,感染后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死亡率较高。
这起事件不仅警示我们不要轻视食物的储存与再加热问题,还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一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确保食物的安全性。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食用剩饭剩菜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如何避免类似健康问题的发生。
剩饭剩菜为何这么“危险”?
剩饭剩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但如果保存不当,食用后可能会引起各种健康问题,尤其是细菌感染。李斯特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通常存在于未经处理的食物中,特别是高蛋白食品如肉类、奶制品和海鲜等。
1. 李斯特菌的特性
李斯特菌是一种能够耐寒的细菌,它可以在低温环境下繁殖,尤其是冰箱中。虽然许多细菌在低温下无法生长,但李斯特菌却能在0°C到4°C之间的低温环境下繁殖,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冰箱里的剩饭剩菜有可能成为李斯特菌的培养基。感染李斯特菌后,轻者出现胃肠不适,重者可能会出现败血症、脑膜炎等严重疾病,尤其是免疫力较弱的老年人、孕妇和新生儿。
2. 化脓性脑膜炎的严重性
李斯特菌感染如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可能会导致化脓性脑膜炎,这是一种极其严重的疾病,可能引起头痛、呕吐、发热、抽搐、昏迷等症状,危及生命。张先生此次因食用了未经过充分加热的剩饭,导致了这一严重的感染,虽然经过五天的重症监护治疗,他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但这一事件仍然提醒我们,食物安全不可忽视。
如何正确储存和食用剩饭剩菜?
为了避免像张先生这样因食用剩饭剩菜而感染李斯特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养成良好的食物储存和加热习惯。以下是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1. 剩饭剩菜必须彻底加热
储存剩饭剩菜时,我们要确保食物被妥善储存,并且在食用之前,必须彻底加热。加热时,食物中心温度应达到70°C以上,确保食物内部的细菌被彻底杀死。对于大多数细菌,只有经过足够高温的加热,才能有效避免食品安全问题。
2. 剩饭剩菜不宜储存太长时间
剩饭剩菜不应该长时间存放在冰箱里。一般来说,剩饭剩菜最好在2天内食用完毕,超过3天的食物就应当丢弃。如果食物已经放置超过5天,最好避免食用。尽量避免重复加热同一样食物,因为每次加热过程中,细菌的繁殖风险会增加。
3. 生熟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冰箱中生肉、即食食品等应当分开存放,生肉、牛奶等应尽量放置在冰箱的后部,而不是冰箱门上的置物架。因为冰箱门开关频繁,温度不稳定,容易导致食品温度升高,从而影响食物的安全性。同时,要注意食品与生熟食物的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4. 定期清理冰箱
冰箱的温度应保持在0°C到4°C之间,过高的温度会促使细菌生长,而过低的温度可能影响食物的新鲜度。定期检查冰箱门缝密封条,清洁冰箱内部,避免细菌积聚。食物存放时要注意密封包装,防止空气进入,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5. 避免频繁开关冰箱门
频繁开关冰箱门会导致冰箱内温度不稳定,增加细菌繁殖的机会。尤其是夏季高温时,冰箱的开关频繁会让冰箱内部的温度波动,影响食物的储存质量。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关门次数,保持冰箱内部温度稳定。
李斯特菌感染的预防措施
除了正确存储和加热食物,了解李斯特菌的预防措施也非常重要:
加强免疫力: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可以有效抵抗李斯特菌等细菌的侵袭。
注意食物的保质期:食物应在保质期内食用,特别是肉类、海鲜等高风险食品,避免食用过期食物。
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要格外注意:这些人群免疫力较弱,容易感染疾病,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和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