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附属第一医院巧妙切割两个肝脏再造“新肝” 为国内首例
40年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功开展活体肾移植,成为亚洲第一例,标志着我国器官移植技术迈向世界前沿水平,该院迄今已成功实施五千多例器官移植。
记者昨天获悉,随着移植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将自身的器官“体外修整”后再移植给自己,在器官紧缺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到“一肝救多人”,甚至将两个人的肝分割、拼接,使3个人获救。该院的这一手术不仅是国内首例,在世界上也尚未有同类报道。
被逼出来的“造肝”手术
三名O型血病人分别患有肝硬化、肝衰竭,等待移植已多年,每个人都不能再拖下去了。
这时,有两位O型血的志愿者捐献出肝脏,该怎么办?曾主刀五百多例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器官移植科首席专家何晓顺教授灵机一动:“用这两个肝,救3个人!”
简单来说,“两肝救三人”就是将两个肝各切一块,再将这两块切下来的碎块拼起来,移植给第三个病人。手术的难点在于要将这两个肝脏巧妙地切割,做“拼图”,再造出一个能够发挥作用的“新肝”。
器官移植时,医生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肝脏,还有胆管、动静脉血管。何晓顺说,先将两个肝脏各自割离,保证切下来的每一块都保存有肝脏的血管结构,然后先将最大的两块移植给两名病人,最后再将较小的两块肝脏一点一点拼合,移植给第三个病人。
三台手术必须同时进行
三台手术必须同时进行,环环相扣。当天,该院器官移植科全员出动,有近三十位医生接力完成这一手术。手术获得成功,三位病人均重获新生。
我国长期面临“器官移植等待者众多,而器官捐献者寥寥”的困境,逼着移植医生将志愿者捐献出的每一个肝都利用到极致,以便拯救尽可能多的病人。
记者获悉,中山一院移植医生还曾“一肝救两人”,将一个肝脏按照左外叶和右三叶“劈开”两半,分别植入一名12岁的胆汁型肝硬化患者及一名原发性肝癌成人患者体内,均获得成功。
该院还曾和新疆医学院附属医院合作,为一名新疆肝癌患者完成了“体外肝脏切除、自体肝移植术”。手术中,医生将患者的肝脏从体内取出,为避免肝脏因缺血超过半小时而坏死,在置有冰块的低温箱中切除肝脏肿瘤组织,再将焕然一新的肝移植回体内。这一手术堪称肝移植领域内难度之最。
40年前开展亚洲首例活体肾移植
在我国著名器官移植专家梅桦教授的主持下,中山一院于1972年开展亚洲第一例活体肾移植,这也是我国第一例成功的大器官移植手术。
如今器官移植手术的难点主要在缺少器官来源。何晓顺说,以第一例活体肾移植病人为例,他患肾病多年,好肾在其他医院被误切。由于当年透析技术不完善,肾移植成为他活下去的唯一选项。医生的心理压力非常大,因为提供肾源的是他的兄弟,活人少了一个肾意味着健康有风险,一旦兄弟俩出了意外,他们的家庭可能陷入绝境。
所幸,移植手术非常成功,术后病人各项指标恢复良好。然而,在40年前医学各学科技术水平欠佳的大背景下,由于后续治疗技术不完善,一年多后,病人还是因大激素治疗引发的感染不幸去世。
1993年,在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教授的主导下,中山一院成功实施国内首例体外转流下的原位肝移植术,从而推动了持续至今的我国肝移植第二次浪潮。如今,随着移植手术技巧的提高,给3个月大的婴儿移植一段活体肝,给超过70岁的老人移植肝,给病人一次性移植4个器官,甚至是心脏、心肺联合移植,都不再是禁区。(文/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李绍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