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微博走红,同事称其为“女超人”,她不羁的性格颠覆了传统医生严肃的形象,获得网友追捧,如今已拥有超过25万的粉丝。
于莺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1974年出生,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今年10月7日开通微博,如今已拥有超过25万的粉丝,并且还在以惊人速度增长。
11月底,“急诊科女超人于莺”突然在微博上红了,粉丝成千上万增长,截至昨日已超过25万。
于莺是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医生,注册微博只有两个月。“女超人”是同事们送给于莺的称号,因为她精力充沛,又总能在医院的突发事件中“出奇制胜”。
在微博上,于莺描述了一个个医院趣事、生活囧事,颠覆传统医生的严肃刻板形象。140个字,鲜活幽默,感染一大批粉丝。唐师曾、姚晨、六六、老沉等名人或转发或关注她的微博。微博下,她独立、豁达、爱生活、爱事业,爱参悟人生。她的同事说,于莺是个特别招人喜欢的聪明女人。
12月5日,清晨六点,雾霾。于莺开着小红车,把爵士乐声调到很大,从通州的家奔向协和医院。一天前,她刚度过37岁生日,收到微博粉丝送的粉玫瑰。
车行至一半,堵在路上。于莺望了望窗外,雾气压得人不敢喘气。她掏出手机,给同事打电话:“我猜今天领导要批评我,因为上班时发微博。”
那一天,于莺的微博粉丝达到23万,距离10月7日开微博,只有两个多月。
博主
颠覆医生严肃形象
“来个刺激的。刚来一患者,做十字绣,含针于口中,倒吸一口气,针吸入肺。找到呼吸科小王主任,答应从家过来做支气管镜。奉上片子,并劝大家千万不要再犯类似傻事!”
10月24日微博
于莺微博自从那天发布医院故事后,开始迅速走红。
12月5日7点,于莺到医院,换衣服,听音乐,磨咖啡,上网。8点开始查房。一切都和往常一样。
周会时,领导问于莺:“你现在有这么多粉丝,是不是很得意?”
于莺朝同事眨眨眼,回答:“有什么好得意?一个人给我一块钱,那才得意。”
散会后,一位护士来传达领导意思,上班时间不要发微博。于莺瞪着眼睛:“人总要吃饭喝水。我蹲坑拉屎时,可以发微博吧。”
在医院,于莺一向敢说敢做。她的新浪微博标签是:为所欲为,天马行空,无组织,无纪律。
于莺没想到自己会红。转战微博前,她玩开心网,关注的都是医生和朋友。
10月7日一大早,于莺来医院值班,同事掏出微博给于莺看,前一天协和医院一整形外科主任在沈阳出车祸身亡。开心网上没有消息,但在微博上传开了。
随后,于莺注销开心网,在新浪微博上扎根。
最初,于莺微博大多写心情和生活琐事,一直“默默无闻”,直到10月24日,她忽然火了。
那天晚上,一患者来医院,她绣十字绣时,倒吸一口气,针掉进了肺里。于莺把肺部带针的片子传上微博,被转发八百多条。
此后,一些医院外的人开始关注于莺。
于莺的微博,语言风趣,案例性强,有许多医院里的小故事,有疑难杂症,有医患纠纷,也有医生间的调侃。这些欢乐故事,颠覆了正襟危坐的白大褂大夫形象。
李小萌、唐师曾、六六、老沉等名人或转发或关注她的微博。
11月底,于莺红了。3天粉丝暴涨到11万。还有记者要采访她。
可她发现,无论微博怎么红,她还是一名急诊科的普通大夫。
11月28日晚,她路过门诊,停下问一名号贩子,有没有急诊科于莺大夫的号?她现在很红。
号贩子摇摇头走开。
那之后,再有人问于莺火了后有什么感想,于莺就哈哈大笑:“我就是5块钱的号,敞开了随便挂,连近在咫尺的号贩子都懒得搭理我!”
12月5日中午,一个外院的朋友给于莺打电话,恭喜她成了红人,有粉丝23万。
“这东西(粉丝)能说明什么?能让你明年进副高?还是能一会儿买彩票中奖?还是能说明你每天都有16个粉丝来给你送餐,每餐都是鲍鱼燕窝?”挂了电话,于莺把手机往蓝色上衣口袋里一丢,抓起桌上听诊器,哼着曲儿,朝病房奔去。
医者
处理突发出奇制胜
“想起一件事,有一小伙儿看病,要求多开两盒药,强调自己是公费。但是我们的电脑开药系统规定了急诊就是三天量。医生没答应他的要求,他就谩骂。我去调解纠纷,告诉他药多开一盒也可以,第二盒按自费处理。他叫嚣,老子公费,凭什么自费啊!我就看着他乐,别人请你吃午饭,你也不能吃饱了还打包晚餐吧?”
10月20日微博
于莺处理医院突发事件,常出奇制胜,故朋友称其为医院“女超人”。
出了医生休息室,于莺便没空去想微博。
狭窄的过道里排满加床的病人和看护的家属,像春运场面一样嘈杂。一位病人家属前来问路。 于莺停下,扯着嗓子比画路线。
于莺形容自己,一到病房,就跟打了鸡血一样。
一东北小伙子问于莺,大夫,“你查房怎么像唱二人转?”于莺扭头说,“小伙子,还不是你配合得好。”
诊室里,年轻的住院医生正埋头写病历,于莺温柔地喊一声:“亲爱的,过来说下病情呗。”
住院三十多天的老张夸于莺记忆力好,说她每次查房都笑呵呵地问着病情,谁谁谁什么病,昨天什么情况,几十床病人她都不用翻病历。
只要待在诊室,于莺就很少歇得住。
12月6日下午两点多,一病人家属过来开就诊证明,要去报销医保;一位出院的河北病人赶来复查,要于莺给换个药;一通内线电话打来,询问刚住院的病人在几床。十分钟内,就见到于莺趿着褐色平底鞋,在小小诊室内不停穿梭。
一会儿,一位住院的病人家属敲门进来。于莺拿起CT图,看了两秒,摇摇头:“即便找专家会诊,也没法做手术了,胰腺癌。”
放下片子,于莺看见病人家属依旧疑惑,便重新拾起片子,打开阅片灯。她找来另一张CT图对比。“看,这是正常人肝脏,这是你家人的肝脏,那么多阴影。照这个转移程度,人最多活三个月。”
家属点点头,收起片子,转身出门。
一天前,在告知另一位病人家属噩耗时,于莺不停拍着她抽泣的后背,叮嘱说,在诊室多待会儿,调整好心情再出去,别让病人看见。
在医院待久了,什么样的病人都能遇见。
护士王争说,于莺精力充沛,往往还会在突发事件时出现,“出奇制胜”,所以大家称她“女超人”。
一天夜里,分诊台前,一住院病人喊着要自杀,用头撞向楼外停着的普桑车门。车门被撞出一个坑,病人的头无碍。四名保安拽她回急诊,病人大呼小叫,还要撞墙。围观者众多,场面一度失控。
于莺从人群中站出,大呼:“保安,松手!随她去!”
病人不再撞墙。
“呵,真想自杀不是这样的。”丢下这句,于莺转身走了。
还有一次,一个外地来的重病患者不想医治,死活要家人买车票回老家。家人怎么劝都没用。于莺看见,扯扯家人衣袖,叫到一边,低声说:“你就和他说,去买火车票了。一会儿再回来说没买到,不就得了。”
观察病患,是于莺的兴趣。每次和病人谈完,她会叮嘱手下年轻护士,这家人很好,什么都能沟通;这家人表面上好,但不易沟通,你们要注意;这家人不大讲理,就是北京一混混。
女超人也会遇上医患纠纷,有时也被气得满脸通红。
父母常担心于莺会挨打。
于莺宽慰他们,没事没事儿,你女儿这样的性格不会有事儿的。
有时烦闷得不行,她就和家里人说周末开会。她开着车跑到郊外,躲进某个宾馆,与世隔绝,写写小说。到周日晚上八点,“女超人”再收拾行李回家,重归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