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是世界炎症性肠病日。中华医学会相关负责人称,全球约有500万炎症性肠病患者,而中国炎症性肠病患者也在增多,因此需增强规范诊疗,强化患者教育,早期干预来缓解病情。
专家介绍,炎症性肠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其病因可能包括环境、感染、免疫和遗传等因素,携带某些特殊基因的人群可能更易患炎症性肠病。
为了更好地使患者了解炎症性肠病治疗和用药知识,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等主办的全国大型患者教育视频召开,北京协和医院为会议直播主会场,全国共有200余家医院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设立分会场参与了此次会议。
炎症性肠病暂无法根治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的钱家鸣教授指出,随着生活的改变,此疾病的患病率也在增加,且大部分为青年患者。“此疾病是可以治好的,但是有终身复发的迹象,绝大多患者的治疗周期可长达3至5年甚至更长。”精彩阅读:哪些因素让炎症性肠病盯上青壮年
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陈焰主任医师指出,炎症性肠病的特点是诊断困难,治疗复杂需个体化治疗,属于终身性疾病,需早期干预,强化患者教育。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李玥副教授提示,在生物制剂使用过程中,需注意过敏、感染、肝功能异常、皮疹等情况,孕晚期用药量需格外谨慎。
炎症性肠病的症状表现
一般起病缓慢,少数急骤。病情轻重不一。易反复发作,发作诱因有精神刺激、过度疲劳、饮食失调、继发感染等。
1.腹部症状
(1)腹泻血性腹泻是UC最主要的症状,粪中含血、脓和黏液。轻者每日2~4次,严重者可达10~30次,呈血水样;CD腹泻为常见症状,多数每日大便2~6次,糊状或水样,一般无脓血或黏液,与UC相比,便血量少,鲜血色少。
(2)腹痛UC常为局限于左下腹或下腹部阵发性痉挛性绞痛,疼痛后可有便意,排便后疼痛暂时缓解。绝大多数CD均有腹痛,性质多为隐痛、阵发性加重或反复发作,部分以右下腹多见,与末端回肠病变有关,其次为脐周或全腹痛。
(3)里急后重因直肠炎症刺激所致。
(4)腹块部分CD可出现腹块,以右下腹和脐周多见,因肠粘连、肠壁和肠系膜增厚、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所致,内瘘形成以及腹内脓肿等均可引起腹块。
2.全身症状
(1)贫血常有轻度贫血,疾病急性爆发时因大量出血,致严重贫血。
(2)发热急性重症患者有发热伴全身毒血症状,1/3CD患者可有中等度热或低热,间歇出现,因活动性肠道炎症及组织破坏后毒素吸收引起。
(3)营养不良因肠道吸收障碍和消耗过多,常引起患者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等表现。年幼患者伴有生长受阻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