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社会关注的“脚臭盐”问题,河南省盐务管理局近日通报,经检测四个“臭味盐”样品的卫生均合格,两样品异味不合格。并称异味是由隐藏在岩盐矿床中极少量的丙酸、丁酸、异戊酸、己酸等短链脂肪酸形成,不会对健康造成伤害,已要求问题产品全部下架,涉及数量为7000吨。目前,涉事企业的食盐生产许可证、批发许可证、工商许可证已被要求暂扣,暂停一切食盐生产、经营活动。
“脚臭盐”在这一周里成为了新闻热议词。《新华每日电讯》发表文章称,要警惕“脚臭盐”背后的责任滑坡。目前,仅仅靠一些地方查处“脚臭盐”和媒体提醒消费者是远远不够的。鉴于“脚臭盐”出现在全国多地,国家有关部门应该给出权威说法,并部署一场全国范围内的查处行动,彻底消灭“脚臭盐”。否则,各地的查处容易陷入单打独斗,“脚臭盐”也可能在别的地方换个马甲再次出现。
评论员胡印斌发表的文章称,脚臭盐乘虚而入,不能让盐改背锅。在他看来,有人借此认为,正是因为这种“放开”,才导致了食盐市场良莠不齐,“脚臭盐”乘虚而入。然而,此种说法经不起推敲。此番出现“脚臭盐”乱象,问题并非出在食盐经销放开,而是出在监管没能跟得上改革的步伐。涉事的平顶山神鹰盐业有限责任公司,本来就是“国家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并不是新放开的企业。专营也好,放开也罢,政府监管部门都应该依法治盐,确保食盐的质量和供给安全。
一些人在分析原因,另一些人却在等待回答。《检察日报》的评论表示,“脚臭盐”合格与否,都该有个权威回应。目前,“脚臭盐”纷纷扰扰已经不短时间,到底合格不合格、有没有质量问题,到现在为止并没有权威统一说法,这不但给群众、社会、相关盐企造成纷扰,也会伤害到群众对盐改的信心,以及盐改的公信力。正因此,有关层面应该及时介入,对“脚臭盐”进行及时深入的检查、监测,并尽早给社会一个权威、全面的说法,确保盐品市场的秩序和质量。
针对河南省盐务管理局的通报,《北京青年报》表示,尽管“脚臭盐”无毒召回,但仍有疑问待解。其一,“脚臭盐”“不影响健康”的结论能够令人信服吗?其二,民众应该相信谁的检测结果?其三,“脚臭盐”的检验结论和处理结论为何现在才公布?相关问题绝不是这么简单,绝不是暂扣相关企业的生产经营许可、暂停其生产经营活动就能了事的,而是需要有关方面进一步的积极有效快速作为。
相关推荐:脚臭盐影响健康吗?仍有疑问待解
- 上一篇:臭脚盐事件曝光 谁来拯救舌尖上的安全
- 下一篇:脚臭盐对身体健康无害 你会相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