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季节流转,人们都盼着凉快天气的到来。那么,哪个节气过后能告别炎热呢?一般来说,处暑过后,炎热渐退,凉爽增多。而且,生活中会出现一些明显信号,告诉你秋天真的来了,快来一起了解。
哪个节气过后开始凉快
立秋并非真正凉快: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8月7日或8日。虽然从节气上进入了秋天,但此时大部分地区仍处于炎热的夏季,民间有“秋老虎”的说法。“秋老虎”是指立秋后短期回热天气,气温较高,空气干燥,早晚温差相对较小。这是因为立秋时,太阳直射点虽然开始南移,但地表热量仍在积累,大气环流还未完全调整过来,所以天气依然炎热。例如,我国南方地区在立秋后,常常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的高温天气,人们依然要做好防暑降温措施。
处暑过后渐入秋凉:处暑在每年的8月23日左右,“处”有终止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此时,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副热带高压也向南撤退,气温逐渐下降。北方地区的气温下降更为明显,早晚开始变得凉爽,昼夜温差加大。而且,处暑之后,降雨也相对减少,空气湿度降低,天气不再像之前那样闷热潮湿。比如,在华北地区,处暑过后,人们会明显感觉到天气变凉,早晚出门可能需要添加一件外套。
预示秋天到来的信号
植物变化:秋天,植物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一些树木的叶子开始变色,从绿色逐渐变成黄色、红色。比如枫叶,到了秋天会变得火红,形成美丽的秋景。这是因为随着气温降低和光照时间缩短,树木中的叶绿素合成减少,而叶黄素、花青素等色素逐渐显现出来。此外,许多植物开始结果,像苹果、梨、葡萄等水果纷纷成熟,挂满枝头。农作物也到了收获的季节,金黄的稻谷、饱满的玉米等,都展现出丰收的景象。
动物行为:一些动物的行为也能反映秋天的到来。候鸟开始迁徙,比如大雁,它们会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向南飞去,寻找更温暖的栖息地。这是因为北方的天气逐渐变冷,食物资源减少,而南方相对温暖,食物丰富。还有一些昆虫,如蝉的叫声逐渐减少,因为它们的生命周期接近尾声。同时,一些动物开始储存食物,准备过冬,比如松鼠会收集坚果等食物,藏在洞穴或树洞里。
气象变化:秋天的气象特征与夏天有很大不同。气温方面,早晚温差明显增大,白天的最高气温和夜晚的最低气温差值可达十几摄氏度。空气变得更加干燥,相对湿度降低,人们会感觉皮肤、口鼻容易干燥。降雨频率和降雨量也会减少,天空常常呈现出湛蓝的颜色,云朵变得更加轻盈、洁白。此外,秋风开始增多,风的感觉更加凉爽,吹在身上让人感觉舒适。
人体感受:从人体的感受来说,秋天到来后,人们的食欲会有所增加。夏天天气炎热,人们往往食欲不佳,而到了秋天,凉爽的天气会让人胃口大开。同时,睡眠质量也可能会有所提高,因为凉爽的夜晚更有利于人们入睡。不过,由于气候干燥,人们也容易出现一些不适症状,如咽干、咳嗽、皮肤瘙痒等,需要注意养生保健,多喝水,多吃一些滋润的食物。
虽然立秋标志着秋季的开始,但真正让天气凉快下来的节气是处暑。处暑过后,气温逐渐降低,昼夜温差加大,炎热的暑天宣告结束。而大自然中植物的变化、动物的行为、气象的改变以及人体的感受等,都是秋天到来的信号。这些信号提醒我们,季节在更替,生活也应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我们可以在秋天欣赏美丽的秋景,享受丰收的喜悦,同时也要注意养生保健,以适应季节的变化,迎接美好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