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病一旦发生,会对人体的多个器官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提前识别高危人群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究竟是哪5类人群需要格外注意热射病。
户外高温作业者
具体职业:像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快递员等,他们的工作大多在户外,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例如建筑工人,在炎炎烈日下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身体不断产热,而散热又相对困难。
风险原因:由于工作环境温度高、湿度大,且劳动强度大,身体出汗过多,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如果不能及时补充,就容易导致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进而引发热射病。
运动员
训练情况:运动员在进行高强度训练时,身体代谢率会大幅提高,产热增加。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天气下进行户外训练,如长跑运动员、足球运动员等。
风险原因:过度运动可能会使身体无法及时散热,导致体温急剧升高。而且运动员为了追求成绩,可能会忽视身体的疲劳和不适信号,进一步增加了热射病的发生风险。
老年人
身体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体温调节能力和对热的适应能力下降。他们的皮肤血管扩张和收缩功能不如年轻人,出汗也相对减少。
风险原因:在高温环境下,老年人难以有效地散热,容易出现体温升高。而且很多老年人可能还患有一些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会进一步影响身体的散热和调节功能,增加热射病的发病几率。
儿童
生理特点: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全,散热能力较弱。他们的活动量通常较大,新陈代谢旺盛,产热较多。
风险原因:在高温天气下,如果家长没有做好防暑措施,如让孩子长时间在户外活动、穿着过多衣物等,孩子就容易因体温过高而引发热射病。
肥胖人群
身体特征:肥胖人群体内脂肪含量较高,脂肪是热的不良导体,会影响身体的散热。他们在活动时比正常人更容易感到燥热。
风险原因:在高温环境中,肥胖人群的身体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产热更多。同时,由于散热困难,体温更容易升高,从而增加了患热射病的风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疑问,可以点击在线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