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热射病不得不防。热射病是因高温引起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而引发的疾病。它可能导致神经器官受损,严重时危及生命。高温天里,清楚认识热射病很有必要。
热射病的定义
医学定义: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属于重症中暑。在高温环境中,人体散热困难,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体温迅速升高,通常超过40℃,同时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等多器官系统损伤的临床综合征。
发病机制: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出汗、辐射等方式散热,以维持体温平衡。但在高温、高湿、不通风的环境中,人体散热机制失效,热量在体内大量蓄积,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进而影响全身各个器官的正常功能。
热射病的症状
前驱症状:在热射病发生前,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等症状,此时体温可能轻度升高。如果不及时处理,病情会进一步发展。
典型症状:体温急剧升高,可达40℃以上;皮肤干燥、灼热、无汗;出现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抽搐等;还可能伴有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循环系统症状,以及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热射病的类型
劳力性热射病:常见于在高温环境下进行高强度体力劳动的人群,如建筑工人、农民、运动员等。由于大量出汗导致体液和电解质丢失,同时肌肉产热过多,更容易引发热射病。
非劳力性热射病:多见于年老体弱、儿童、患有慢性疾病等散热能力较差的人群。在高温环境中,即使没有进行剧烈运动,也可能因散热困难而发病。
热射病的危害
器官损伤:热射病可导致多个器官功能受损,如大脑、心脏、肝脏、肾脏等。大脑受损可引起脑水肿、昏迷;心脏受损可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肝脏和肾脏受损可影响代谢和排泄功能。
死亡率高:热射病是一种极其凶险的疾病,死亡率较高。如果不及时治疗,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死亡,即使经过治疗存活下来,也可能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如认知障碍、肢体残疾等。
热射病的预防
改善环境:在高温天气,尽量待在阴凉、通风的环境中,使用空调、风扇等设备降低室内温度。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尤其是中午气温最高的时候。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及时补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可以适当饮用淡盐水、运动饮料等,以补充因出汗丢失的电解质。
合理安排活动: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剧烈运动和高强度体力劳动。如果必须外出或工作,要注意劳逸结合,适当休息。
关注高危人群:对于年老体弱、儿童、患有慢性疾病等人群,要特别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确保他们处于适宜的环境中,必要时给予帮助和照顾。
热射病的急救
立即转移:将患者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物,以利散热。
物理降温:用湿毛巾或冰袋敷在患者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动脉处,也可以用温水擦拭全身,以降低体温。
补充水分: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可以让其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运动饮料。
及时送医:热射病病情发展迅速,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热射病是高温天不可忽视的严重疾病,它有着明确的定义、典型的症状和不同的类型。其危害极大,可能导致多器官损伤甚至死亡。不过,我们可以通过改善环境、补充水分、合理安排活动等方式进行有效预防。在遇到疑似热射病患者时,要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并送医。只有充分了解热射病,做好预防和急救工作,才能在高温天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