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在体检中发现转氨酶指标升高而感到担忧?转氨酶高可能隐藏着多种健康风险。一方面,可能是疾病因素所致,威胁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不良的生活方式也会导致指标异常。接下来,我们深入探讨转氨酶高的原因及影响。
转氨酶的基本概念
定义:转氨酶是催化氨基酸与酮酸之间氨基转移的一类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当肝细胞发生炎症、坏死、中毒等,造成肝细胞受损时,转氨酶便会释放到血液里,使血清转氨酶升高。常见的转氨酶有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
正常范围:一般来说,谷丙转氨酶的正常参考值为0~40U/L,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参考值为0~37U/L。不过,不同医院由于检测方法、仪器等不同,参考值可能会略有差异。
转氨酶高的原因
疾病因素:病毒性肝炎是引起转氨酶升高最常见的疾病,如甲肝、乙肝、丙肝等,病毒在肝细胞内大量繁殖,破坏肝细胞,导致转氨酶释放到血液中。此外,肝硬化、肝癌、脂肪肝、酒精肝等肝脏疾病,以及胆囊炎、胆石症、心肌炎、心肌梗死等肝外疾病,也可能引起转氨酶升高。
药物因素:许多药物都可能引起转氨酶升高,如抗结核药、抗生素、解热镇痛药、降糖药等。这些药物在体内代谢时,可能会对肝细胞造成损伤,导致转氨酶升高。一般在停药后,转氨酶会逐渐恢复正常。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大量饮酒会损害肝细胞,导致酒精性肝炎,使转氨酶升高。过度劳累、熬夜、剧烈运动等也可能引起转氨酶暂时升高。另外,饮食不规律,经常吃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导致体重增加,也容易引发脂肪肝,进而使转氨酶升高。
转氨酶高的危害
肝脏损伤:转氨酶持续升高,说明肝细胞不断受到损伤。如果不及时治疗,肝细胞会逐渐坏死、纤维化,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疾病。
代谢紊乱: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转氨酶高会影响肝脏的正常代谢功能,导致糖、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可能会出现血糖、血脂异常,体重增加或减轻等症状。
免疫功能下降:肝脏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转氨酶高会影响肝脏的免疫功能,使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侵袭,引发各种疾病。
转氨酶高的应对措施
就医检查:如果发现转氨酶升高,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如乙肝五项、丙肝抗体、肝脏B超等,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降低转氨酶至关重要。要戒酒,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控制体重。饮食上要注意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糖的食物。
合理用药:如果是药物引起的转氨酶升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如果需要使用保肝降酶的药物,要严格按照医嘱服用,不要自行增减药量。
综上所述,转氨酶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疾病、药物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其危害涉及肝脏损伤、代谢紊乱和免疫功能下降等多个方面。当发现转氨酶升高时,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调整生活方式、合理用药等应对措施,以保障肝脏健康和身体的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