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暴力伤医等使劲频频出现在新闻中。由此可见,医患之间的矛盾已经相当的严重。那么如何改善医患关系呢?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新常态”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患关系是近些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今年他们又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带来了哪些良方妙药?记者就此采访了部分代表、委员。
解决医患矛盾还需深化医改
“这几年我到很多地方做关于医患关系的调研,目前医闹事件较往年下降了约20%。”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首席专家凌锋说。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张澍表示赞同。他说,疾病才是医生患者的共同敌人,如果医生与患者站到了对立面,医患互不信任,就不利于战胜疾病。
凌锋认为,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对于医患关系的认识也应进入“新常态”。医方要用仁心仁术做好沟通,患方对医疗的认知水平提高了,双方就有了合作的空间。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原主任张健认为,近年来医患矛盾治理效果较好,虽仍时有发生,但频率、严重程度、赔偿金额等都在下降。“如果分级诊疗工作做好了,医患矛盾也会得到比较有效地解决。”
延伸阅读:两种改善医患关系的方法
1.畅通医患沟通渠道
医患之间相互依存,医生因患者而生存,医学因疾病而发展,患者生病也要医生救治才能摆脱病魔,恢复健康。医患之间应该成为社会上最和谐的人际关系。医疗机制改革后,打破了过去公费医疗制度,患者对自己掏钱看病要逐渐适应,对受目前医学水平和医生技术水平所限治疗不满意的病例,要予以充分理解。
2.患者要尊重医学
由于生命的奥妙,个体的差异,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复杂性,医学上还有许多未知领域。不管医学如何进步发达,医生如何敬业努力,总是存在一些遗憾。医患双方都要遵循医学科学的客观规律。医务人员要依法执业,规范执业行为,以科学的方法来检查、诊断和治疗疾病;患者对医生不要持怀疑态度,因为世界上绝没有一个医生想故意“医死或医坏”患者,那对他自己名誉也无益。相当一部分患者的死亡、残废和功能障碍,是由于不可预料的或不可避免的并发症所致,属于意外情况,患者应接受事实,不要动辄闹到医院或责难医生,这样使得医生胆子越来越小,为自我保护检查越来越细,既不利于医学的发展,也加重患者的治疗费用。
- 上一篇:谈医保联网工作 人社部回应民生六问
- 下一篇:山西配合京津冀治霾 四市冬季禁烧散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