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各地陆续进入高温季,不少地区连续出现高于35摄氏度的天气。记者调查发现,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已制定高温津贴标准,但发放名目、标准等差异很大。一些中小企业的高温津贴仍是“纸上清凉”,有的企业违规以防暑饮料充抵高温津贴。
应该说,目前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对高温津贴发放都十分重视,并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硬杠杠”有了,但落实不到位,相当于一张“空头支票”。年年都在呼吁按时发放高温津贴,可年年都有问题曝光。这说明,政策落实光靠呼吁、靠一些企业“良心”发现,是很无力的。当呼吁无用和企业自觉度不够时,使用一些“实招”“硬招”就很有必要了。
第一招:立法+普法。破解高温津贴发放落实难,需要尽快将其写入劳动法等法规,上升到法律层面,使其变成一种刚性约束。同时,执法部门要强化监督和执法力度,把发放高温津贴的“执行底线”划得更加精准。高温周期内,气象台每月提供当地属于高温天气的日期,作为企业发放高温津贴的依据。
另外,相关部门要强化宣传引导,让务工人员明确自己的合法权利,敢于维权。
第二招:专项检查,鼓励举报。相关专项检查过程必须公开透明,接受公众监督。哪些违规企业受到怎样的查处,须有“下回分解”,给社会一个交代。也有专家建议,专项检查能否变成常态监管,例如将高温津贴纳入工资的设计中,不发津贴视为克扣工资,追究涉事企业的法律责任。
另外,各地政府要设立举报电话,强化监督。开通匿名举报电话或者网络平台,让广大劳工们有便利的渠道维护自身利益。
第三招:加大惩罚力度。不少地区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惩罚措施,但鲜有一家企业因不发高温津贴受罚。有关部门的检查只打雷不下雨,并不触及用人单位的切身利益,后者自然不会太拿高温津贴当回事。所以可以用一些实在的典型案例震慑一下。
说实话,高温津贴并没有多少,而且根本无法与高温工作者的辛劳成正比。也许在很多企业眼里,它是可有可无的小事。但在劳动者眼里,如果这点涉及自身利益的“小事”得到了切实解决,想必他们会用更无怨无悔的劳动去回报。
真心期望,高温补贴不再成为明年炎炎夏日里的关注话题。
99健康网推荐阅读:
- 上一篇:夏季高温险:超37℃可获赔 你会不会买
- 下一篇:高温天气蹭凉 可别蹭丢了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