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卫生计生委了解到,我国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近来逐年增加。其中,作为最主要的技术之一的冠心病介入诊疗全年超过45万例,使用支架约68万个。心脏支架到底是“救命神器”,还是“过度使用”?被“滥用”到何种程度?心脏支架的利润究竟有多大?“暴利”到底去哪儿了?(2月12日《新闻晨报》)
事实上,真正迷信支架、依赖搭桥的并非患者,而是一些医院和医生。因为安装一个心脏支架,患者要支付比出厂价格高出数倍甚至十几倍的钱,医院和医生等均可从中牟利。有业内人士指出,贩卖心脏支架的暴利,已超过了贩毒。此语境下,一些医院和医生极力“动员”心脏病患者同意植入心脏支架,加之长期以来监管部门对这种貌似合法的“贩卖支架”行为视而不见,最终导致支架滥用。可见,心脏支架被滥用,源于监管“失明”。
无论是多开药、开贵药,还是增加检查项目和次数,抑或是在患者体内滥用医疗器械,都是医院和医生逐利惯用的伎俩。而“过度医疗”的种种花样,均出自医生开出的“大处方”。有人将“大处方”现象归结于医生职业操守缺失,有人在“以药养医”的医疗体制上找原因,这固然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卫生部门对医生开处方监管的缺失。
最典型的例子是,一个冠心病病人体内竟被放了9个支架,血管成了“钢铁长城”。这不仅加重了患者的医疗负担,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而且败坏医德医风,危害正常的社会秩序。要知道,同心血管疾病做斗争,最重要的手段是改变生活,而不是依赖支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国外,对胆敢开“大处方”者实行严管重罚。比如,法国医师协会对所有医生的处方进行电脑监控,开出的处方金额排在前5位的医生,每张处方都要被分析。只要发现一张处方有问题,这个医生就要“交代”为何这样用药或用设备。“交代”时说不出道理的医生将面临多重处罚,轻者掏钱补偿患者,重者吊销医师执照。
“制度好可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保障医院生存与发展,引导和鼓励医生吃技术饭,不仅需要政府大幅增加对公共医疗的投入,更需要有力的监管制度保障。卫生部门一方面要建立保护“小处方”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要完善对“大处方”的监管机制,切断医生和药品、器械之间的利益链,促进合理用药和器械,科学施治。更重要的是,对“过度医疗”的医院和医生,应加重处罚,体现监管的威严。
- 上一篇:评论:治理“医赖”需法律药方
- 下一篇:评论:防治旅途精神病需要内外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