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着摩托车走街串巷出诊,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我对于看病这件事情的看法。三水西南街道试行家庭医生半年,笔者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了这个群体。
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是久被诟病。似乎大家也习惯了医院长长的队伍、漫长的等待。原来还有这种足不出门的看病模式,可以定制自己的专属医疗服务。这无疑是点赞的。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家庭医生这一便民医疗服务也遭遇了拓展难题,难以普及。那么“家庭医生”缘何叫好不叫座?为何一边是看病难的顽疾难以根治,一边却是这种专属的家庭医生服务难以推进?
放眼看国外,在英国,家庭医生已经成为其医疗体系中的层级,家庭医生首诊制意味着非急诊病人必须先看家庭医生,然后再根据家庭医生的研判看是否需要转入上级医院。这无疑就构筑了一个层次分明的医疗体系,从而确保了家庭医生制度的推行。
放眼到中国,家庭医生也是近几年来引入的模式,但是却在现有的医疗体系中遭遇尴尬。首先就在于如何让家庭医生真正分流病人。基层医疗机构推出的家庭医生服务之所以难以推进,根本原因就在于“信任危机”。笔者此前和一位基层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聊天,对方就曾不无感慨地说,大家都习惯了只要有个头痛脑热就去大医院,条件不允许才会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看病。这或许也正是说出了社区医疗之痛。
社区医疗之痛的另一个缘由可能就是不得不迎接大医院的竞争。相较国外的分级看病,大医院拒绝诊治未看家庭医生的非急诊病人。在国内,医疗机构内部就难以达成共识。无形中不同的医疗机构就在不断地竞争,争抢患者。在这种无形的竞争中,作为基层的医疗机构自然难以与大医院竞争。这也就造成了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疗机构资源浪费的情况。
事实上,基层医疗机构与大医院早已经有着明确的分工,真正的难点在于如何让这种分工能够得以实际操作。让老百姓小病不出社区,日常保健在社区,而让大医院也腾出更多的空间提升医疗水平治疗一些较重的疾病。唯有如此,家庭医生也才能不再遭遇推进难题。
当然这一切,除了明确的分工之外,作为基层的医疗机构也亟待修炼“内力”,方能获得信任。
- 上一篇:评论:应该建好医患之间的缓冲带
- 下一篇:公立医院院长离职:是因为事业还是钱?